第三千零四十四章 角度問題(2 / 2)

神話版三國 墳土荒草 4614 字 2個月前

“毫無疑問,我們必須要和貴霜開啟全麵戰爭,逐步的拉扯分散貴霜的精力,隻有這樣我們才能獲得一擊必殺,進而以較快的速度擊敗貴霜。”陳宮歎了口氣說道,“實際上我們現在出現在這裡的人隻是試探性的兵力,連牽製都算不上。”

毛玠看著計劃,然後緩緩的抬頭看向陳宮,不得不承認,陳宮的離開對於曹操確實是一個損失,一般情況下陳宮的意義確實是不大,但是當攻堅的時候,陳宮的價值真的就體現了出來。

“北貴的龐大兵力其實完全是依靠南方婆羅門的支持才能得以維持下去的,我們現在要思考的是,婆羅門維持這樣的兵力,到底有多高的成本,如果成本很高,我們最正確的方式是放白馬進去,殺燒搶掠,破壞糧倉。”陳宮直接給出了最終的結論。

“這樣的好處是,我們自身的壓力不大,而白馬的速度很快,在貴霜精華區來去自如,理論上隻要貴霜不修烽火台這種快速傳令的東西,基本不可能封鎖住白馬,而就算是修築了烽火台,白馬隻進行破壞的話,也能造成相當的損失。”陳宮指著某一條計劃而言。

實際上現在的問題也是陳宮拿不準南方婆羅門的情況,他沒去過,沒辦法考證南方婆羅門的供養北貴的成本到底是高,還是低。

就跟我們看宋朝給遼國,西夏,金國的歲幣一樣,給菜雞西夏銀絹二十五萬五千,給遼國絹三十萬匹,銀二十萬兩,給後麵的金國三十萬匹布,二十萬兩銀,以及一百萬貫錢。

這個歲幣的規模已經足夠拿錢的那三個國家吃好喝好了,這個規模加起來,甚至都有漢室常態時期財政的十分之一了,雖說漢代的五銖錢更值錢一些,但大致就是這麼一個規模。

問題在於,宋朝彆的沒有,錢還是有的,感受一下《宋史?食貨誌》記載的內容,治平二年,內外入一億一千六百十三萬八千四百五,出一億二千三十四萬三千一百七十四,非常出者又一千一百五十二萬一千二百七十八。是歲,諸路積一億六千二十九萬二千九十三,而京師不預焉。

這個收入的計算單位是緡,也就是常說的貫,換成錢的計量單位也就是乘個一千,然後回想一下宋朝的歲幣,大概就有一個感覺,這就是在打發叫花子,百分之一不到盈餘就能買平安,何必開戰呢?

雖說這個思維不對,但是站在大宋那個角度上,還算是合理的。

這也是為什麼宋遼議和,宋國給遼國每年納歲幣絹三十萬匹,銀二十萬兩這個消息傳給宋真宗的時候,宋真宗直接誇曹利用乾的漂亮,原因很簡單,宋真宗給的底線是上麵那個數乘個三,結果隻用了三分之一就擺平了,能不滿意?

陳宮現在的思考也是如此,如果婆羅門供養北貴屬於非常艱難的事情,那麼大規模破壞有利於婆羅門倒向漢室,但如果婆羅門供養北貴等於打發乞丐,那大規模破壞,不僅不能讓婆羅門倒向漢室,還有可能讓婆羅門緊跟著北貴一致對外。

因為前者屬於內外交困,而且大月氏剝削多年,婆羅門心有怨氣,倒向漢室也是理所當然,但如果換成後一種,婆羅門完全是以打發乞丐的方式在打發大月氏,那麼破壞性攻擊,極有可能沒損害到北貴的利益,反倒讓婆羅門發狂。

雖說婆羅門發狂也就是那麼一回事,漢室並不在乎,但以現在的情況而言,能省事最好還是選擇省事的方案。

“雖說不算是打發大月氏,但是就我了解而言,南方婆羅門供養北貴並不困難,北貴畢竟有一些產出,雖說不多,但是絕大多數普通百姓還是靠自己供養的,純粹需要吃糧的也就北貴正卒了。”司馬懿歎了口氣說道,關於這一部分他是有印象的。

“嗯,這個我也知道,北貴在山區有牧場,這個我聽說過。”毛玠點了點頭,附和著司馬懿的回答。

“南方婆羅門的人口,大概在四千萬左右,實際上耕地麵積可能比漢室還要大一些,但有一點很重要,南方婆羅門的耕地方式儘管非常粗糙,但是因為氣候和土質原因,實際上比前些年我們的畝產還要高一些。”司馬懿一臉苦惱的說道。

陳宮聽著聽著麵色就難看了起來,這個隻要是屬實的話,那麼選擇大規模破壞,就很難出現想要的成果。

“然而這還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我們的本土因為氣候和土質肥沃程度的問題,不能連續耕作,需要輪休,這邊其實可以一年種三茬,這也是為什麼南方婆羅門甚至將自家的土地拋荒的原因,對方隻要認真起來,一年產我們三年多糧食,還有富裕!”司馬懿甚是無奈的說道,這些內容都是司馬彰派人送給他的。

陳宮聞言目瞪口呆,要是這麼一個結果的話,陳宮深刻的覺得,自己能理解為什麼婆羅門會選擇和大月氏媾和了,不就是納糧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