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千八百七十九章 三路大軍(2 / 2)

神話版三國 墳土荒草 4929 字 2個月前

這就是陳曦從曆史之中得出的答案。

亞美尼亞王國之所以能成長起來,除了羅馬的衰敗,還有韋蘇提婆一世在發覺阿爾達希爾崛起之後,既不想多生事端,又不想讓阿爾達希爾好過,給阿爾達希爾添堵的結果。

這個手段讓阿爾達希爾花費了太多的精力在麵對西邊對手的方麵上,等到擊退了羅馬,逼降了亞美尼亞國王之後,才得以空出手來,調頭收拾貴霜帝國。

在收拾貴霜帝國的過程之中發生了什麼陳曦並不知道,但是陳曦知道一些其他的事情,並且以此推斷出來相當多的東西。

他知道韋蘇提婆一世駕崩的時間,知道韋蘇提婆二世求援的時間,知道亞美尼亞臣服的時間,知道阿爾達希爾滅亡貴霜帝國的時間。

這些時間的排序是這樣的,亞美尼亞臣服的次年韋蘇提婆一世駕崩,而同年二世向魏國求援,三年後貴霜帝國覆滅,隻保留了印度河以東的小片地方,同時南部曾經屬於貴霜的婆羅門領土再次分散成由婆羅門統治的大量小國聯盟……

說起來也正是因為覆滅了貴霜帝國,薩珊波斯真正進入了鼎盛,而阿爾達希爾也才得以丟掉眾王之王的冕冠,進入萬王之王階段。

從這些時間節點來看,毫無疑問主角阿爾達希爾確實非常厲害,三年滅掉了一個帝國,但反過來思考的話,韋蘇提婆一世活著的時候,不管是使用什麼方法,貴霜帝國確實是維持著帝國的體麵。

更何況相比於先帝失去的北方呼羅珊等地,在韋蘇提婆一世的時候,一一將之拿了回來,也許並不能如當初那般完美通知,但是毫無疑問,韋蘇提婆一世,貴霜確實保持著帝國的姿態。

這些從曆史之中能看到的結論,讓陳曦對於韋蘇提婆一世提高了警惕,一個能在世界層麵進行遠交近攻的皇帝,好吧,並沒有近攻。

從些許的曆史記載之中,所能看出來的形象上,毫無疑問,這家夥受製於貴霜的形勢,有一些得過且過,但是不管怎麼說,對方確實有收回故土,並且維持帝國局勢的功績。

就跟時常被人嘲諷的漢桓帝一樣,實際上怎麼說呢,漢桓帝時期漢帝國毫無疑問維持著帝國的體麵,並且保有著世界最強的軍事實力,甚至比起現在漢室和羅馬的軍事實力,那個時候的漢帝國絕對壓過羅馬一頭。

用近百萬敵人的血,一百多萬平方公裡的疆域樹立起來的桓字,可是代表著曆史對於劉誌的總評。

辟土服遠曰桓,克敬動民曰桓,辟土兼國曰桓,而那個時代的劉誌其實也隻是維持了漢帝國應有的體麵和氣魄。

所謂的帝國便是如此,而麵對阿爾達希爾這樣一個足以被稱之為三世紀光輝的開國皇帝,韋蘇提婆一世尚且在死前一直維持著貴霜帝國應有的體麵,未在對方手上落下麵子,說弱,也隻是看和誰比。

可以說同時代四大帝國謝幕禮的四位皇帝,除了劉協是真的弱,其他三個,塞維魯馬上皇帝,軍人皇帝,從北非起家,平定了羅馬,捧起了羅馬皇帝的王冠,建立了同時代最大規模的軍事團體,覆滅了安息帝國,結束了兩大帝國之間連綿不休的戰爭。

沃洛吉斯五世,背刺先帝,叛亂起家,整肅國內,以弱勢崛起,拿下兩河流域,重整旗鼓,讓安息再次興盛,若非遇到了塞維魯,換之前的哲學皇帝,羅馬未必討好。

韋蘇提婆一世,於貴霜亂世繼位,重新將分裂的呼羅珊,花剌子模並入了貴霜帝國,至死維持著貴霜帝國應有的版圖和體麵,可以說在這家夥活著的時候,阿爾達希爾的兵鋒壓根就沒進貴霜版圖。

然後就是劉協了,嗯,一手好牌,被打的七零八落,沒什麼好說的,最後自己得了一個體麵。

自然陳曦完全不會小視韋蘇提婆一世,哪怕現在這個家夥還不是二三十年後那個曆經風雨的老皇帝,但資質這種東西可是不會隨著年齡的變化而變好的,反倒可能會下滑。

因而陳曦一點也不願意去賭,一個具備著曆史上那樣資質的皇帝,在被逼急了之後會乾什麼事情。

所以在得知郭嘉的消息之後,陳曦就決定用最為穩妥的方式將貴霜平推掉,哪怕是耗時可能會多一些。

相比於其他可能出錯的計劃,還不如一門心思的移民,建立起來一個足以自給自足的前沿基地,然後一點點的依靠著種田的手段將對方整個國家蠶食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