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浩是跟宋明波一個鞋碼的。
季老眼神溫和嘴角帶著笑,小暖這孩子,心思細膩,想的也周到。
宋玉暖拎著的包裡裝的都是給熟人捎帶的禮物。
還要去趙姐家,上次辦證,趙姐夫也幫了不少忙,在離開之前季辛夷告訴宋玉暖,很快就要過端午節了。
她會包粽子,彆人給捎來了粽葉和糯米,等端午節的時候,就過來取粽子,她會多做一些。
這句話倒是給宋玉暖提醒了,對哦,馬上要過端午節了。
看了一下日曆,今天十二號,還有四天就過端午節了。
1980年的南山縣城,即便是過端午節,大街上也看不到賣現成的葫蘆五彩繩和香包的。
正好家裡爺爺有曬好的艾葉,還有不少緞子料,也可以做香包。
但是光靠奶奶幾個做不來多少。
於是,宋玉暖將東西給認識的幾家送去之後,就回了百貨大樓的服務站前。
跟著忙活了一會,就收工回家。
主要是今天沒帶多少。
但這也賣了八百多元。
涼鞋的利潤不如加工出來的服裝挎包等。
但真要算起來,利潤也不低了。
宋玉暖告訴爺爺,牛主任提了,如今是招待所的副總經理。
老宋頭問:“那怎麼不直接提正的呢?”
宋良告訴父親:“縣裡提乾本來就是先副後正。”
到了大隊部的時候,宋玉暖先下了馬車,噔噔噔的就跑去了大隊部
正好楚梓州在那裡寫工作總結。
宋玉暖將自己的想法跟楚梓州說了。
楚梓州猶豫的看著宋玉暖:“雖然我沒做過,但是過端午節的時候,這些不都是個人家自己做嗎,要是咱們給做好,能有人買嗎?”
“為什麼不能,而且咱們做的肯定和大家所知道的不一樣。
目標客戶並不是每一個人。
假如說咱們南山縣城有十萬人,咱們就做兩千個左右,這麼大的縣城,怎麼著也能賣出去。
實在賣不出去,可以給各個單位做福利。”
楚梓州眨巴眨巴眼睛,“你認識哪個單位?”
“我可以去找東子哥。”
楚梓州撇嘴,你淮安哥好還是你東子哥好?
當然,這話也就是心裡想想。
楚梓州又問她:“你牽線搭橋的職工乾部學校怎麼樣了?”
“這個我不知道。”
“你可是夠能耐的。”
這個宋玉暖,可真是深藏不露。
想起了什麼,宋玉暖又格外叮囑:“這事我在信裡跟淮安哥講了,你就不用打電話告訴他了。”
隨後又斜著眼睛問他:“你沒講吧?”
楚梓州說道:“你以為顧淮安像你一天溜溜達達的,他可是忙得很。”
其實他還真打電話了,準備跟那個口是心非的顧淮安說一下宋玉暖最近的英雄事跡。
儘管每次跟顧淮安說完之後,顧淮安都會淡淡的說:我很忙,以後像這樣的事情不要再和我講,我和宋玉暖又不熟。
一想起來就生氣。
說之前怎麼不這樣,中間也不打斷,結尾才來這麼一句。
但是什麼都不說也不行。
如今宋玉暖給他寫信那是最好了。
他可是真高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