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一章 該來的總會來(1 / 2)

在一個個公司都把目光集中到了青春片的時候。

《那些年》在十天後票房達到了六千五百萬。

勢頭不減。

催著各個公司立刻加快進度,開始讓編劇編故事,或者乾脆找找市場上有沒有這種類型的,開始改編。

但這麼一找,發現問題了。

同類似裡麵那些知名的,改編權什麼的他娘的都被啟明星給買了。

一個個又開始吐槽了起來。

這些作者也太短視了吧?

幾千幾萬塊錢就給賣了,不能先拿著,等著我們上門,到時候幾家爭奪,不就把價格抬上去了?

但罵歸罵,他們還是得賣,幾百萬換取上億票房啊!

不僅僅是票房收益,還能捧自家明星。

誰知道《那些年》是個例還是開啟了一個潮流。

萬一是後者呢?絕對不能趕不上趟。

……

圈子裡風風火火的一個個上馬青春片,韓三品坐不住了,找到了顧銘的四合院,和顧銘一邊喝茶一邊聊天。

“你這發掘人才的眼光還真是一絕啊!”

韓三品上來就捧了一下顧銘,“之前的寧昊已經證明是個非常有實力的導演了,但好歹是行內人。”

“現在居然又捧出個億萬大導演,還是個外行。”

“你是怎麼做到的?”

“這我哪能知道呢。”顧銘聳聳肩,“或許是劇本夠好把?”

“還真是你寫的啊?”韓三品聽出了顧銘話語裡的得意,忍不住地問道。

“啊,或許可能大概八成,是我。”

“怕說出去拍這種片子影響名聲啊?”韓三品忍不住地調侃了一句,然後就再次問道,“也還好吧,比起你們公司的《回家的誘惑》來說,這台詞不會影響到名聲的。”

“咳咳咳。”

“《回家的誘惑》不會也是你寫的吧?”

“不是!絕不可能是!”顧銘堅決否認。

“嗬……”韓三品看破不點破,繼續和顧銘談起了《那些年》,“你覺得這部片子是偶然,還是說會有股風潮?”

“接下來的幾部這樣的片子票房應該都差不了。”顧銘正色道,“這是一個時代的回憶,不過這種片子,怎麼說呢?”

“成本太低,場麵不大。”

“大部分內容,大家在電視裡也能享受的到,加上網絡視頻不斷發展,會遭遇到不小的衝擊。”

“也正是因為它成本低,門檻低,其他公司肯定會一股腦的跟風。”

“幾年時間內很有可能就會把這種片子給拍爛。”

“幾年時間,那也足夠了啊!”韓三品咂咂嘴,滿意地點了點頭。

他才不在乎到時候會不會拍爛呢。

有幾年時間,最起碼能讓國產電影在電影市場裡所占的份額變多點,抵抗住好萊塢的入侵。

而且成本低很顯然也能捧出一批的電影導演來。

不需要太多,能成才那麼兩個商業片導演,對於他來說,就是很好的事情了。

“以後多拍拍這種引領風向的商業片。”

“我拍了啊!”顧銘道,“從《颶風營救》開始不就算引領風向了嗎?他們不跟啊!”

“想跟也得跟的動啊!”韓三品笑著打趣了一下,“那時候就花上億拍電影,誰敢?”

“話說今天薑聞就去威尼斯了,你覺得能拿大獎嗎?”

“咱們換個話題把。”顧銘實在不想談論這件事,自顧自地喝起了茶。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