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章 眾公司爭奪(1 / 2)

在嘿人男二和白人主角一大家子的聖誕夜中,本片結束。

一結束便引起了雷動般的掌聲。

對於米國了解更深的李桉還特定過來給顧銘送上了祝賀。

“恭喜你,顧導。”

“沒想到你對米國的了解也如此之深。”

“這一部讓人看的很舒服的電影,本片的節奏真是……”

“我大為震撼!”李桉想了幾秒,給出了這樣一個評價,“看到它讓我想起了那部《為黛西小姐開車》,更讓我想到了同為公路片的《雨人》。”

“我可以肯定,不管在多少年後,提起公路片,這部片就是一步繞不開的作品。”

“過獎了。”顧銘謙虛點頭。

“不,真心話。”

“另外預祝你能夠在奧斯卡上有所斬獲!”李桉一眼就能看出顧銘拍攝此片,此片又在這會兒上映的原因,好話先送上再說。

“謝謝……”

顧銘一個個的感謝了到場的嘉賓。

……

影院外,一個個的影迷都被索尼哥倫比亞的問卷調查員發放了一份問卷。

“A+,這部片子是一部很治愈的片子,我想我會和我的家人一起重新來看一遍。”

“A,很不錯的一部片子。”

“A+,我是顧銘導演的文藝片愛好者,這才該是他拍出來的電影,可以讓我收藏起來一次次的重複觀看,而不是《颶風營救》那種無腦動作片,我很高興他回到了正確的道路上。”

“A+,真的太他麼的經典了。”一個嘿人手舞足蹈地評論了起來,“這樣的片子應該多拍一點,而不是整天整天的白人,白人,白人拯救世界,哦,白人輕鬆泡走各地的美女,我特麼的都快看吐了。”

一份份的調查問卷收集回來,口碑爆棚。

不過索尼哥倫比亞也沒有著急擴大放映。

而是先讓這部影片過完了周末的三天。

或許是顧銘在米國真的有一批影迷?

或許是《綠皮書》的質量真的很可以。

總而言之,票房爆表。

收集回來的票房數字是140萬美元。

要知道這是三十個場館形成的票房。

平均每天每館一萬六千美元。

幾乎場場爆滿。

口碑也依然維持不變。

索尼哥倫比亞憑借強大的發行能力,立馬在次周一將放映場館數提為了200家。

依然保持其中一半場館在奧斯卡評委們常在的區域,另外一半則是重點向嘿人聚集地和華人聚集地進發。

即使擴大了近七倍,平均每天票房依然達到了210萬,單館破萬。

更讓索尼哥倫比亞沒想到的是,12月19號這一天,《綠皮書》主演維果·莫特森主演的另外一部叫《指環王》的電影上映了。

靠著強大的視覺場麵,絢麗的中土世界,一上映就是摧枯拉朽之勢,狂收票房。

雖然這部片子裡阿拉貢沒有那麼亮眼。

但畢竟是這麼一部片子裡的人皇啊!

索尼哥倫比亞立馬在宣傳上多加了一點,維果·莫特森主演。

使《綠皮書》在這部史詩大作下票房不但沒有下降,反而還有了小幅度的提升。

到了次周末,共計播放十天,攬下了近1700萬票房。

看到這部片不僅僅有希望衝獎,還能攬票房,索尼當即再次擴大影院數量,擴大到了500家,同時增加宣發費用。

顧銘這個導演在其心中的地位再次上升。

……

不過顧銘就沒心思繼續待在洛杉磯了。

在聖誕節之前,他接到了顧常衛的電話,《颶風營救2》的成片已經出來了。

顧銘必須得回去看一趟。

看看哪裡有問題,如果沒問題的話就得聯係在國內上映,同時把北美的發行權什麼的賣出去了。

兩千五百萬美元的投資,光靠國內票房,把一年的票房包圓了,夠嗆能賺回成本。

必須得靠海外市場。

回去之後,顧銘連家都沒回,就直奔放映室,和韓三品以及顧常衛他們把兩版《颶風營救2》都看了一遍。

有顧銘盯著拍了所有的重要戲份,還千叮嚀萬囑咐不能改劇本,甚至偷偷地安排了曹玉這個公司的攝影師當內鬼,隨時盯著。

本片並沒有摻雜太多的導演個人風格,依然延續著第一部的風格。

一部合格,甚至優秀的續集電影!

“怎麼樣?”

“拍的沒什麼問題吧?”顧常衛一邊按著腰,一邊得意地揚了揚下巴,“完全是按照著你說的風格來弄的。”

“夠不夠緊張刺激,驚險爆炸?”

“沒問題!”顧銘點頭,“第二部能賺錢的話,我覺得第三部交給你也沒問題。”

“肯定賺錢。”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