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籌劃新片(1 / 2)

《大宅門》這邊的事基本敲定。

安排一個製片人常駐這邊的劇組之後,顧銘便把重心放在自己的新電影《燃燒》上。

劇本和分鏡頭弄好,交上去,等待過審。

結果,劇本還沒過審,《大宅門》倒是先開機了。

反正閒著也是閒著,乘著沒課,顧銘就來到了大宅門的開機儀式上。

“陳保國老師,你好。”

“不敢不敢,當不得老師,要不介意的話,叫聲老陳就行。”

“斯琴高哇老師。”不得不說,這種人就是敬業,再次見到,整個人都瘦了一圈,已經讓郭保昌滿意她演二奶奶了。

“文麗阿姨,顧叔。”

顧銘還碰見了在大宅門裡要出演白玉婷的蔣文麗,以及她丈夫,拍過《紅高粱》《霸王彆姬》《陽光燦爛的日子》的國內知名攝影師顧常衛。

至於為什麼單叫他們叔叔阿姨。

很簡單,顧常衛也是長安人。

而且大學畢業後在西影廠當了很長一段時間的攝影助理。

自己小時候還見過他幾麵。

再加上是同一個姓,叫聲叔並沒有什麼。

“小銘啊,你小子可是出息了!”

顧常衛笑起來,眼睛下垂的就和賈章柯的眉毛一樣,看起來有種憨厚的和藹。

“下部作品已經提上日程了吧?準備什麼時候拍?”

“還缺個非常優秀的攝影師。”

“顧叔,其實我這次來也是找你的。”

“能不能請你當我新電影的攝影師?”

顧銘直接順杆往上爬。

《燃燒》在前世是南韓導演李滄冬的作品,講的是一個有些虛無,朦朧的故事,最後的結局也是開放式結局。

但李滄冬本人卻是一個拍攝起來非常現實主義的人。

這就導致顧銘前世看那部電影的時候,總覺得其故事整體的感覺和鏡頭語言有些不搭。

既然自己要拍,而且暫時也賠得起幾百萬。

顧銘想賭一把,把這部片拍的朦朧一點。

那種《陽光燦爛的日子》的感覺,最好再少加點墨鏡王的調調。

這就缺少不了一個比較厲害的攝影師。

《十七歲的單車》合作的那個學長肯定是不行了。

既然今天碰到了顧常衛,就試著邀請下唄,試試又不要錢。

“哦?”

“邀請我拍?”

顧常衛顯然沒有想到顧銘會提這樣的要求。

當即愣了那麼一下。

不過倒也沒有拒絕,“拿過劇本我看看,合適的話我就拍,正好我這段時間也沒什麼活。”

他有些擔心顧銘隻是曇花一現。

或者拍出個得獎影片來後就飄了,聽不進任何意見,最後弄出一部大失水準的片子。

不過他話裡話外,還是傾向於合作。

主要考慮到顧銘的身份。

顧銘現在可不單單是個電影導演那麼簡單,而是公司老板,一個小資本。

他顧常衛在攝影師這個行當說句快做到頂了也不為過,當然不甘心一輩子做個攝影師,想要升級當導演。

到時候想執導電影的話,說不定還能找顧銘拉投資呢。

總比找國營製片廠容易吧?

“劇本我車上就有備份,那咱們一邊聊?”

“走。”顧常衛笑著和顧銘走到了一邊,拿著劇本從頭看到了尾。

等到看完之後,他麵色都變了。

深吸口氣後笑了。

“這故事不錯,好大的後勁啊!”

“初看覺得不怎麼樣,越想越覺得有種說不出來的感覺。”

“那顧叔你願意當這部戲的攝影了?”

“沒問題,等開始建立劇組聯係我。”顧常衛笑著伸出了手。

“合作愉快!”

兩個同樣姓顧,同樣來自長安的人的手握在了一起。

……

半個月後。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