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八十六章 曾永明的宏偉構想(1 / 2)

兩徐相見,本著兒子見兒子的原則,魏國公徐鵬舉也讓其兒子徐邦瑞去出席會麵,見一見徐家的二兒子徐琨。

詳細下來,魏國公出的是嫡長子,是魏國公世子,身份到底還是高了一節。但現在魏國公府正是缺錢的時候,徐鵬舉也顧不得這些細節了。

彆看都是兒子見兒子,徐階讀書時間長,結婚完生子也晚。徐邦瑞比徐琨大了二十多歲,比徐階長子徐璠還大了近二十歲。

一副花白胡子的徐邦瑞,麵對正當壯年的徐琨還是有些不自在的。

因為國公的傳承可不太重視學問與口才的培養,為了避免多說多措,徐邦瑞在一幫國公府幕僚的建議下基本采用了儘量不開口的趨勢。

而徐琨願意親自來,也不是吃素的。那是花了大價錢去東方證券請了金牌專家曾永明來做幕僚的。徐邦瑞要想不開口真的不容易。

按照曾永明給出的瘋狂構想,首先就是明確生產效率這個概念,土地生產效率低,自然回報率地,繼續困在土地自然是要虧錢的。

土地不再賺錢這基本是魏國公府的共識,要不然其也不會將重心轉到收納商戶和運營銀行上麵。隻是其還沒明確生產效率這個概念。按照這個說法,以後就投資那些生產效率高的自然就能賺大錢。

徐邦瑞想到這裡,恨不得拍案叫好。隻是一直以來不善言辭,加上徐鵬舉嚴令少說話,謀定而後動。而且年齡上來了,腦子本來就轉得慢。往往徐琨都說道下兩句了,徐邦瑞還在揣摩前三句的精妙之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