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一章 先秦諸子百家之墨家(1 / 2)

配合著這本書,徐有知其實也出了一本新書就是《詞典》婆媳一些詞語含義的流變,提醒當代文人不要看古文時望文生義。

比如先秦儒家所說的君子與小人。君子就是正經的國君之嫡子,引申下來就是各大家族的嫡長子。小人則與之相對應為沒有爵位繼承權的庶子或者嫡次子。帶入這句話去理解女子與小人難養也,就能順利的理解。否則君子為什麼要去養女子與小人呢?為什麼還會抱怨難養呢?就會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

語義的流變很自然就會讓人明白,大家名為儒學,其實隻是自己心中的儒學。離先賢的儒學從一開始的文字理解上就已經相去甚遠了。

儒家之後,自然就是墨家了。畢竟先秦這就是兩冤家。

儒家巫馬子準確地說出了儒家禮製的基礎,就是血緣,就是以血緣親疏的差序格局。也叫愛有等差。對比下來墨家則是兼愛天下了。

墨家認為以血脈定禮製的禮製本身才是天下霍亂的根源。當做不到兼愛天下時,就無法保證每一個人被愛。這一點粗看很荒謬其實細看很正確。因為一個人不可能在所有情景下都是嫡出都是血脈更親近的一方。那麼一個人在比血脈的過程中吃虧,完全可以去拉攏更強大血脈的來幫自己找回場子。

由於不同的事情,其主宰並不唯一,那麼最強血脈同樣不唯一。強血脈在自身領域橫行無忌,直到遇到更強的。這就是霍亂的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