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百零八章 唐詩評書(1 / 2)

借著等待開場的間隙,宋仕慢慢平複了自己的心情。

今年山東大亂,自己家也是宋家莊有名的千畝大善人。一開始也施粥救濟,到最後竟然找到流民引來響馬來攻擊。

一開始想著都是新學作怪,導致人心思亂,流民泛濫,自然烽煙四起。

等打退響馬後,宋仕去安置了自家救助的幾家流民,一來二去才發現。好像並不是什麼新學作怪,而是山東巡撫一味組織流民遷出導致了民亂。

為什麼呢?今年夏天到冬天,洪澇雪災之下,災民不出逃遼東浙江哪裡還有活路。但前麵大半年以來,山東的出逃流民已經太多了。

就連曲阜孔府都宣布降低了他們家一百多年不降的地租。可想而知,山東這個勞動力流失該有多嚴重。這可是一個餓死都不大願意離家的儒學發源地啊。

等到家裡周邊亂民平定,宋仕出莊走了一圈,再加上之前流民的言語基本就明白這次山東受災有多嚴重了。

山東可不是其他地方。其他地方自耕農還是很多的。有自耕農拋荒逃離,當地可不怎麼在意,甚至會暗暗竊喜。

山東基本都是佃戶甚至佃奴。這些人,雖然主家不救治,但跑走一個,那都是主家的財產損失。這也是山東曆來都是路引最嚴的地方。

當災害來臨時如何救災呢?

本來還是一個可以慢慢思考的問題,直到無意中去書店買了這麼一本書《天祚二十五年評書後話》,得到什麼300年王朝魔咒與氣候冷暖循環。

幾乎一刹那,宋仕就明白,這天下怕是沒救了。如果一年兩年的寒潮可以期望士紳大發善心,但如果真的是連續幾十年甚至百年的寒潮,誰也不會有任何善心的。

新學雖然給了流民一條生路,但如果新學的代價是搬空山東,作為一個有鄉土情懷的讀書人,這一點也是萬萬不同意的。

在山東找不到未來的出路。借著進京趕考的機會,想來京城找個誌同道合的人,尋了良方。結果到京城一個月了,出了成了會館有名的瘋子外,愣是什麼都沒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