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四章 楊金水現場挖人(1 / 2)

聽到到江西分宜調查嚴嵩的錦衣衛返程了。解決完這些鬨事的舊文人,特彆是拿到了他們的把柄後。高翰文終於可以讓自己的經濟大學堂開學了。

雖然這些把柄不致命,但足以否定一個人的人品。在大明,人品對於大多數人其實作用不大,哪怕是官員也是一樣,但對於督查院下各級禦史、六科給事中這類言官卻是最為致命。

總不能讓一個收藏春宮圖的去當言官吧。那豈不是送幾個書寓美女就解決了。

而縱觀古代改革,最大的阻力就是這幫言官瞎起哄。回頭想到這裡,高翰文甚至有點慶幸起來。

這次京城杭州兩地查讀書人的學習情況,卻實實在在降低了將來反對新學的人就任禦史言官的概率。

可惜光京城、杭州還是太少了。各地都該突擊查一查的。可惜這些事情,隻能是妄想了。讓地方官去查沒什麼效果。要支使司禮監卻是沒那個本事。

隻能腦袋想一想就好了。夢裡啥都有。

高翰文小心地把涉事學子名單收藏好,趕緊去培訓班那邊吆喝自己三弟子乾活兒了。

那個劉君墨寫信回去征得其老師同意,終於舉辦了拜師禮。

這樣看來,高翰文這內門弟子也有大貓小貓六個人了。宋應昌在京城。三個助手在培訓班,還有倒黴的嚴氏兄弟在泰西的航船上,完全不知道現在在哪兒。好在嘉靖看樣子也沒追究嚴嵩這兩個孫子,都沒派人來杭州問一問。

------------

嘉靖四十一年,二月二十二春分。春日的太陽已經照的杭州暖了起來,冬日的嚴寒早已不再。

高翰文帶著徐有知,當然還邀請了張遜膚、楊金水等一眾本地的頭頭腦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