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六章 公費吃喝統計仁義(1 / 2)

正如此,變法不在於新法派有多強大,而在於舊法派有多衰弱。如有硬碰硬,任何新法派在新法落地生根的前二三十年肯定是不如舊法。不如舊法還怎麼落地生根,落下來的都是走樣了的罷了。如王安石的變法一般,其主要實施地方基本本舊法官僚把持,其新法能得到推行才是怪事。

因而,大明變法也一樣,要在儒家內部培養內奸才行。隻要儒家內部山頭林立,混亂不堪,新法才有機會生根發芽。大統一的儒家是根本不可能讓其新法落地生根的。

目前看來,原儒與泰州學派還遠遠不夠。

問題還在儒家的話題熱度上麵。以往儒家,麵對爭議往往擱置爭議,共同當官。

現在利用仁義指數,正好,讓這群人吵起來,要不然還真不好分化。

----

次日一早,王用汲與劉君墨還有自己那兩個弟子都到了知府衙門。

“怎麼,潤蓮兄有什麼意見”一群人圍繞著將來統計仁義指標,如何統計,如何發布,需要地方怎麼配合討論半天,就王用汲一直不吭聲,讓高翰文有點納悶。

“仕林兄,我是覺得,一旦公布彆人不認可怎麼辦?要知道千百年來,就沒人統計過仁義指標,我們標新立異,想被認同難啊。”王用汲到這時才把自己的擔憂說了出來。

“哈哈,不怕,誰不認同,誰就可以拿出一份更好的統計指標出來,我們看看,真好,我們就按他們的方法統計也不是不行,我們的目的是驗證孔孟儒學的正確性,又不是為了樹立我們的統計方法不可更改”高翰文倒是很樂觀地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