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三十五章 傲慢的大遼(1 / 2)

“好,好,看來你們杭州新學不僅在學術在推陳出新,更加難得的是後繼有人啊。難得,難得。另外,我再私下問一個,話本裡麵寫閹黨與儒黨的鬥爭為什麼會導致正直能力的官員被迅速圍獵,這些不應該是兩黨的堅實基礎,最應該保護的嗎?”

“這還是從我師爺,嚴閣老那裡得到啟發的。在京時,聽其說過,“為政第一要務在於得人”,朝臣結黨,一方麵得為黨團內部謀逆,另一方麵也得為皇上辦事、平事。如果隻是曲意逢迎,那天下的霍亂隻會源源不斷,再會曲意逢迎的黨團官員都不會長久。隻要掌握一部分乾正事的官吏,才是一個黨團長期存在,並在關鍵時候,引以為門麵,割席部分中下層頂鍋官員的底氣”

“這東西,既然閹黨知道,儒黨也會知道。因而與其一開始就去攻擊對手的領袖高官,不如集中力量攻擊其中下層中的能臣乾吏。一旦對手後繼無人,過不了幾年,不用彈劾,皇上也會廢了對方。否則就該是亡國之君了。如果是亡國之君,那爭取黨團控製朝廷也沒有意義了,不如退隱投奔新朝。”

“嗬嗬,這大遼的官員倒也是毫無忠義之心”徐渭在一旁跟著哈哈大笑起來。

隻是胡宗憲愣在那裡好一會兒,算是明白自己的離職真不可避免,同時也理解了為什麼高翰文在理論上要跟嚴黨那麼割裂了。

大家都相視而笑,忽略了徐渭這個“也”字。看破不說破,朋友有得做。看破又說破,朋友沒得做。

“好,最後一個,以大遼當年威震宋太祖太宗的實力,應該不至於讓金朝做大的。這一塊兒話本裡怎麼解釋呢。你應該知道,我平生最愛琢磨軍事。金朝不過漁獵之野人。如何能迅速做大做強?”胡宗憲進一步問道。

“金朝女直人當年可是宣稱滿萬不可敵呢。這滿萬不可敵可不是跟宋軍打出來的名號,是跟遼兵打出的名號。而大遼在蕭太後改革以後,中樞已經是漢人文官主政。正所謂強不會死,弱不會死,傲慢的人必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