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三十一章 胡宗憲評仁義(1 / 2)

留在北京的人繼續進士謝恩遊街等等。

但南下的卻是不能耽誤了。朱七作為嘉靖臨時的救火隊長,在收攏完因為各種原因無法世襲的倒黴蛋後,終於出發去杭州了。

而其中李成梁正一臉鬱悶地陪著自己的倒黴兒子李如鬆。不知道為什麼被大太監陳洪看上了,還給了個丟命的差事。隻能等後麵回遼東再找個冤大頭頂上了。

與此同時,從不缺倒黴蛋的大明又新增了三個倒黴蛋。一個就是因為被誤以為大嘴巴的秦翰林了。

秦翰林直接被轉任成文官監軍,停朱七的說法,隱約是要在安南開拓據點。隻是人還沒湊齊,需得到杭州等待胡宗憲完成軍功核算後再派員分兵南下。

秦翰林這一路也不孤單。還有個更倒黴的禦醫劉忠正了。

在說清楚之前家傳的雙盲法沒這麼清楚後,看在防治鼠疫還算儘力的情況下就被嘉靖廢物利用,一起派到安南,主要負責的就是利用鼠疫,為淵驅魚,為叢驅雀。

這會兒劉忠正正抱著《衛生寶鑒》與醫學研究院新編《鼠疫防治手冊》惡補知識呢。

畢竟,見識了李時珍利用玻璃器皿與實驗對醫學的推進後,劉忠正可舍不得死在了南邊。

最後一個倒黴蛋就是劉君墨了,因為仁義指數目前還沒有實踐統計,這會兒宮裡黃錦公公傳來旨意,讓去杭州在高翰文的主持下完成首次仁義指數統計。現在仁義指數的所有權沒了,還得去杭州乾苦力。為了方便,也跟朱七這波大部隊同行。隻是周圍沒熟人就算了,管得還嚴格。讓一項自由散漫慣了的劉君墨吃罪不少。

好在路德宗的柳常青也一路陪著劉君墨南下,聽些泰西故事,也免得憋悶。當然柳常青也是實在被嘉靖皇帝的太極行為搞得惱火了。另外,特彆是經曆了一次韃靼人侵入京畿之地後,也體會到大明的艱難。能夠直接對抗韃靼人,這一點已經是了不起了。要不是有大明,恐怕泰西早就是韃靼人的養馬奴了。

好在宮裡黃錦公公出來給指點了讓跟著幼軍與織造局。混了個傳奉官的告身,說是以後被特許與大明貿易了。另外還禦賜了好大一疊大明寶鈔,幾十幾百幾千幾萬貫麵額的應有儘有。柳常青跟寶貝似的藏著,任何人都沒透過口風。有了這幾點,就不怕路德教派發展不起來。隻是美中不足的是,天主教派那牧師也獲得了這個待遇。怕不是大明的皇帝沒搞清楚情況,兩邊都在扶持了。想不清楚的柳常青又一路找劉君墨琢磨。

-------

杭州這邊,胡宗憲已經完成了最終的整編與功勞分配。

此刻正帶著總督府一行私人衙署遊杭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