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一十四章 叛徒又反轉了(1 / 2)

在確定“以八股為主,差不多情況下再看附錄”的處理思路後,張居正再轉過話頭。

“會試已經開始,中途會放出來更換衣物。萬一有學子提前預備了附錄,加上我們對杭州的認可,就完全打破了科舉的公平性。請內閣票擬,嚴禁會試謄寫中書吏抄寫八股以外的其他內容,以保證科舉的公平性”張居正立刻畫風一轉。

“那為什麼不同樣禁止杭州的附錄乾擾呢?”高拱趕緊跟著懟上一句。

“當然不同。杭州鄉試,寫附錄的學子是無法預料這個附錄對結果的乾擾的,而且即使不考慮附錄,這些人才已經明顯勝出。而會試這裡,有人先準備,有人確定附錄會影響成績的話,那這部分人就確定占便宜了,這才是不公平”

嚴世蕃立刻站起來,言之鑿鑿地回應了高拱。

“對,嚴大人難得說道了點上”

聽著張居正的附和,嚴世蕃知道自己著了道了。

張居正這個套路就是典型的以退為進,承認杭州鄉試,卻剔除京城會試。這樣,嚴黨中附會了羅學的就不會在會試中掀起什麼浪花。

而承認杭州鄉試,清流既能撈名聲,也沒多大損失。因為杭州會試的培訓教案已經大範圍流出。這個時候的清流,還是相當自信自己不至於卷不贏的。

隻要學習同一份教材,應試技巧,無非是各憑本事卷罷了。在卷這一點上,誰也沒必要怕誰。

而且也算是默契,由於高翰文整理的衝刺資料是相當厚一疊,沒幾十兩銀子是很難買一份的。搭配上各階段的進階資料起碼得上好幾百兩了。所以,納入科舉範疇,隻會一口氣減少一大堆小鎮做題家的競爭者。

因而,周圍列席的官員,還是相當有默契地微笑點頭的。彆說明朝官員俸祿低,稍微有能耐的,也不至於拿不出這幾百兩銀子,何況還是隨著孩子成長考學分期支付的。

對於張居正而言,他本人軍戶出身,當然也想到其中弊端。不過,其更在意高翰文的培訓學校機製。雖然現在看著貴,但如果是嚴格落實太祖皇帝的學校製度,每個學校一份,是完全可以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