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五章 朱翊鈞有弟弟了(1 / 2)

“殿下,鄢懋卿巡鹽回來了,還帶回來200萬兩積欠的稅銀,唉!”高拱坐在裕王府感歎道。

“徐閣老,你怎麼看呢?”裕王先看了看張居正那個空位,發現最近因為自己兒子被嘉靖報道宮裡去教養後,張居正也許久沒過府了,

隻得轉頭去問徐階。

“殿下不用在意,鄢懋卿巡鹽成功未必是壞事。我等隻需靜觀其變即可”徐階還是不慌不忙地說道。

“鳥儘弓藏?”高拱第一時間反應到。

“現如今,眼看南邊抗倭大局已定,北邊蒙古韃靼已然退兵,一呼而百應並短短小半年就籌錢200萬兩的嚴黨,自然會顯得矚目的”徐階還是一副胸有成竹的樣子。

“就算機會就在眼前,也不能就這樣乾等著啊,

機不可失啊”高拱還是一副急不可耐的樣子。

“我們要做的事情是想辦法協助禮部尚書李春芳辦好科舉為國掄才,才是正事。”徐階還是不疾不徐的樣子。

“聽說杭州那邊出了個科舉衝刺班,

科舉準備相當厚實,我大概看了下,不可小噓呀,而且他們還鬨著用鵝毛筆。會試可不是鄉試,會試要保證公平的。現在大多數士子都沒用過鵝毛筆,而且官方書寫也還是毛筆。這事得在內閣會議上定下來”高拱是私下看過衝刺班的內容的。說實話,都是聖人的道理,作為要點臉的讀書人真的不好從內容上去拿捏,隻好從工具上拿捏了。

至少不能嚴黨一係寫得那麼從容。這鵝毛筆至少能提速一兩倍,能夠給嚴黨士子多出相當長的思考時間的。

“這是當然,會試為國掄才,自當嚴謹。這一點嚴閣老也無話可說的。”徐階自然也知道衝刺班內容的可怕。

要知道以前是各家所學不同,因而考試看似公平,其實是對士紳家學的確認。哪怕是大明確定了考試範圍,但聖人之學的解釋也有所不同。

而現在杭州流露出來的,基本當前的科舉涉獵內容都被一網打儘。雖然杭州是鄉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