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儒學西學相互成就(1 / 2)

“但是這樣,如何保證你的指數被施行呢?”宋應昌還是有些不明白。

“那就要看我將來的學生了,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就看我這指數到底有多優異了。不過這樣也好,一代人乾一代人的事情不要總想著哪個宗師厲害能夠一個人包圓了。孔聖人不也沒能拯救大周與魯國嗎?”劉君墨笑著感歎道。雖然指數成功的影子還沒有,但作為年輕人,暢想成功後的美好還是很及時的。

“哦”宋應昌馬上就理解自己的處境以及為什麼高翰文讓自己隻學習不公開辯經了。因為自己就是老師推出來施政的關鍵。這一下子也就能理解為什麼高老師在“改稻為桑”國策成功後不急著調回京師了。或許高老師也一樣,壓根就沒打算入閣呢。

想到這一點,宋應昌眼角濕潤了起來。都說師生一體,可自己真沒想過,要代替老師去實踐驗證,去硬生生搶了老師的光輝。

看著宋應昌愣呆呆了好久後眼睛才間或一輪。

劉君墨才說道:“宋兄,現在知道你的命有多好了啊。有師長願意給你做基石。後麵,你的問題,高師叔會指出。西學理論的問題,你肯定會反饋給高師叔。這樣理論與執行問題都可以單獨切割討論。你隻管安心備考,不要在外麵摻和這些儒西之爭,不要辜負高師叔就行了。

我這邊可就沒這麼好命了。我自己老師不成氣候就算了。顏師叔那邊也好大一堆徒子徒孫要照顧,哪裡輪得到給我留口飯食,讀書二十載,一無所獲,隻能自己冒險出來掙一掙了”

“可彆”宋應昌本來是想說可彆這麼說自己老師的。但話到嘴邊咽下去了。因為一對比自己老師,這話就顯得缺乏同理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