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給孩子找一條活路(1 / 2)

回到衙門,黃小波和捕頭又分彆來報了一下今天巡視的解救數量,一人也隻抱了一個女嬰。

也都是依例放到育嬰堂。

想清楚關節的王用汲隻覺得人心冰涼。

唯一的幸運是現在女嬰有用了,長大能去給機戶紡織養活自己,甚至不用長大,半大就可以打發去掙錢養家了,於是乎女嬰因此更值得撫養了。

同理,做工的更多了,人力有了去處。無論男女,被拋棄的嬰兒都大幅減少了。

父母養子女不是因為親情,而是因為掙錢。

這種赤裸裸的現實,讓正統儒學士子王用汲如何能安心接受。因為這直接掀翻了自己一直以來信仰的性善論的根基。

把這一切記錄在案後,讓人給杭州知府高翰文送過去。

因為他知道,泰西之學是不以人性善惡為前提的。

王用汲自己對泰西之學其實是有些抵觸的,直言利害,太過功利了。但顯示卻似乎更在高知府那一邊。

---

也沒多少時間傷春悲秋,王用汲還得去巡視一下育嬰堂的情況。

那裡說是育嬰堂,其實周圍的人更願意稱之為死嬰堂。大約七、八成的嬰兒死亡率,送進來的嬰兒勉強也算是經曆了九死一生。

大明開國時,太祖皇帝就詔令各地設立慈幼院之類的救濟機構。

一開始,確實也風氣為之一振,很多窮苦之人、特彆是棄嬰因此得以存活。

這也是為什麼終太祖一朝,無論官場怎麼折騰,民心都在太祖一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