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君子問心無愧(1 / 2)

胡宗憲在房間裡來回踱步,拿不定主義。生平第一次被小輩拿捏住了。因為從信中可以看出,高翰文早就知道自己去意已定,根本不會在意可能維持丟官罷職的風險。

智多近妖,這可基本是諸葛武侯的能耐。但如果真智多近妖,何必自討苦吃紮進改稻為桑的漩渦,又何苦之前在自己麵前畏畏縮縮。

想不明白,對於一生謹慎的胡宗憲來講就是最大的危險。

半個時辰過去,胡宗憲回過神來,透過門縫看到外麵戚繼光、俞大猷估摸早就到門外,趕緊招呼兩位將軍進來。

胡宗憲整理好思緒,簡短地介紹完這個攤銷軍功獎勵的想法與變革當前軍功激勵弊端的初衷,介紹完就停住了,看著自己目前手下最為功勳卓著的兩位參將,等待一線的想法。

“這,朝廷是不是想節省點戰後撫恤啊?馬上秋後就是決戰,可不利於大軍決戰啊”俞大猷率先發言。俞大猷比戚繼光率先發言,倒不是尊重福建來的客軍,而當時俞大猷的官職除了這個臨時的領兵參將外,已經有了福建備倭都指揮僉事的常備官職,已經是正三品官銜,雖然是武官的正三品,但也基本是一省武官的頭三號人物了,加上又年長戚繼光20歲,自然裡說當然地先說話了。

僅僅世襲的榮譽登州衛指揮僉事的戚繼光雖然一開始禮讓俞大猷先說,但一聽這話,這不是把話往死胡同說嗎?趕緊笑兩聲緩解氣氛,馬上補充到:“好啊,這樣這些軍士也能與國同休了,雖然隻有十年,但足夠培養恩義了”

這話,還真是從戚繼光戚參將嘴裡說出來才叫一個舒坦,胡宗憲這才發現這個理由之前還被忽略了。

“嗯,但剛剛的意思,俞參將還是擔心不能兌現是吧,戚參將,你怎麼就這麼放心呢?”胡宗憲看了一下俞大猷,提了他一句,就把話頭給戚繼光了。沒辦法誰讓這個屢立戰功的俞老將軍說話總是那麼軸,還愛擠兌領導呢。

意識到自己一開始可能說錯話的俞大猷有些鬱悶,既然是想打聽真實情況,自己實話實說,還不對了?

“俞將軍擔心也是卑職擔心的,所以無論如何,至少在前期得有一些撫恤獎勵,比如三成如何?哪怕因此減少後期的撫恤也行。沒有撫恤,衛所兵還好,此次征募的募兵返鄉可是要出亂子的。還請總督大人明鑒。”

戚繼光原本就是個生財小能手。畢竟在登州的主要工作就是屯田,管給衛所掙錢的,所以他第一時間就能明白,過慣了刀光血雨的戰陣生活,衛所兵回去還有各自衛所管著,但募兵一旦解散,怕是立刻就要出亂子。

“嗯”很顯然,這句話又是一大關鍵。衛所軍已經敗壞的,基本隻能做輔軍,人多,但真的當麵對陣,無論是戚繼光還是俞大猷都是依仗自己招募的募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