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仗義執言的李妃(1 / 2)

這一天,嘉靖老道士異常的平靜。據呂芳傳話意思是熬夜後一直在補覺。

嚴嵩回到家後已經對這個曾徒孫是否來拜訪不報任何希望了。好在晚上,嚴世蕃終於收到了鄭泌昌、何茂才的小報告,並第一時間拿了過來報告。

“這高翰文是要乾什麼?”看完裡麵記錄的高翰文支持的小蓮茶莊評書內容後有些無力地躺在太師椅上感歎。

“我也覺得這小子無法無天,這簡直是在挖我們聖人一脈的根。他這身功名還是靠聖人學問取得的,現在有點成績就吃飯砸鍋,簡直是是可忍孰不可忍。皇上這幾天異常多半也是了解到這些胡言論語的原因”嚴世蕃是相當的氣憤。

原本就是想提拔一個碰運氣的消耗品,沒想到卻拔出來一個燙手的山芋。

“他可是你的學生”嚴嵩等嚴世蕃說完,又靜了一會兒才補充到。

“我這就寫文書,將其逐出師門。這種汙蔑聖人的行徑,裕王那邊也是萬萬不可能容忍的”嚴世蕃這個老金融行家遇事第一反應就是風險隔離。

嚴黨可以說清流的敵人,但絕不能是全天下士人的敵人。而高翰文的行為就是標準的自絕於仕林,而且還是捎帶嚴家一起自絕於仕林那種。

嚴嵩還是不置可否,隻是閉上眼睛還想,在思索嘉靖老道士的態度。

高翰文現在還太弱小了。如果被開革出嚴黨必死無疑。嘉靖的保護也不可能真的時時刻刻陽光普照到這麼一個中層乾部上。

而且,無論嘉靖是欣賞還是憤怒都應該有所表示。而現在毫無動作,要麼是皇帝還沒想好怎麼處置,要麼就是有更長遠的計劃。

無論是哪一種,隻要沒有立刻弄死高翰文,就表明這年輕人對嘉靖還有價值。

而嚴黨立身之本是嘉靖不是仕林。雖然想不通後麵的關節,但現在隨大流弄死高翰文很明顯會被視為僭越。

“皇上還沒表態,不急,你自己看著辦吧”嚴嵩一時半會兒也想不出好的應對之法,隻得把權力下放給兒子隨機應變了。

嚴世蕃拿著報告,回到自己府上,更加糾結起來。因為老爺子和皇帝都沒個明確表態。

本著風險隔離的原則,嚴世蕃先是以老師的口吻措辭嚴厲地訓斥了高翰文。

然後,強調,既然其《新編洗冤錄》社會邏輯篇強調實證與邏輯,而話本內容這麼荒誕滑稽,怎麼能任由傳播,而且堂堂正四品大員還去給這種伶人站台,簡直是有辱門風,斯文掃地。

從這篇信裡可以看得出來,在高翰文的老師嚴世蕃看來,《新編洗冤錄》是高翰文的,話本內容則是屬於那幾個伶人虛言故事,高翰文隻是年輕走錯了一步,現在自己正試圖讓其迷途知返。

這封回信連帶著其他信件一起走的館驛,慢騰騰地送往杭州巡撫衙門。

-------------------------

裕王府這邊,內閣下值後基本都來討論如何應對高翰文了。

裕王本人是一團亂麻,來回轉圈。他是猜不透嘉靖的意思,完全失去應對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