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第 124 章(1 / 2)

不出意料, 哈拉這一下根本沒碰到球,而是踹在了羅伊斯的腳踝上。</p>

這個動作的粗暴程度堪稱離譜,直接衝著羅伊斯亮鞋釘,並且結結實實的踢了上去。</p>

羅伊斯立時倒地不起, 臉埋在草地裡, 捂著一手捂著自己的腳踝, 雖然看不到他的表情, 但看他的狀態也不難想象他的痛苦。</p>

就算是一向沉穩冷靜的菲恩,看到這一幕渾身的氣血也直往頭上湧, 眼睛都紅了。</p>

羅伊斯在德國杯決賽就受了一點輕傷, 他本可以選一個陽光充足的海島度假, 好好休整一個假期, 調整到最好的狀態開啟新賽季的季前賽。</p>

如果不是菲恩, 羅伊斯不會來參加聯合會杯, 他本來就是個玻璃體質,如果因此受傷而影響到下個賽季的比賽,回到俱樂部也不好交代。</p>

這時候哈拉像是忽然想起來,自己還身披一張黃牌,如果再吃到一張,就得兩黃變一紅回更衣室去了。</p>

於是,他立刻彎下腰來, 想要把羅伊斯扶起來, 但羅伊斯兵不領情, 一把揮開了他的手。</p>

於是哈拉火大的推了他一把, 這個動作看得菲恩更是火大, 他三兩步衝上去, 直接上手把哈拉推開, 力氣之大,對方往後趔趄兩步,差點摔倒。</p>

大屏幕上,時間已經來到第87分鐘,比賽常規時間所剩無幾。</p>

羅伊斯仍舊倒在地上,這更加引起了智利球員的不滿,認為他這就是故意在拖延時間。</p>

周圍好幾個人一擁而上,衝著羅伊斯跑過去,想要把人拉起來。</p>

菲恩攔在羅伊斯前麵,不管是誰,隻要靠近羅伊斯,全都推開。</p>

他一個人麵對至少四名智利球員,出手又快又準又狠,硬是沒讓任何人接近羅伊斯。</p>

緩過最初的那一陣劇痛,羅伊斯這才抬起頭來。剛才,他的全部意誌都用來對抗劇烈的疼痛,並不清楚發生了什麼。</p>

此時,從他的角度,隻看到菲恩高大的身影擋在他的前麵,把所有試圖靠近他的人全都推開。</p>

此時此刻,周遭的人群與喧囂漸漸隱去,視線中唯一的那束光是菲恩頭上那一抹鉑金色。</p>

以至於聯合會杯過去很久,久到這項賽事早已停辦,羅伊斯回想起來記憶最深刻的不是進球,不是奪冠也不是捧杯,而是菲恩攔在他身前的背影。</p>

這時候,其他德國隊員才衝了過來,和智利球員糾纏在一起,就連原本在邊線外觀戰的兩隊替補隊員也參與進來。</p>

雙方在場上三番五次發生摩擦,火藥味十足,到現在雙方球員情緒都已經上來了,不打不行。</p>

德國隊這邊三番五次被智利惡意犯規,早就不堪其擾,看到要打架,基米希從球場對麵第一個衝過。</p>

時間不多,智利隊眼看球是踢不過了,打架還打不過,那也太憋屈了。</p>

可是菲恩往那一站,就長著一副一個能打八個的體格,智利這邊的球員本來平均身高就不算高,跟他站一塊兒,就跟一群霍比特人似的。</p>

菲恩一直攔在羅伊斯跟前,無論雙方怎麼起衝突,絕對不讓智利隊員碰他。</p>

勒夫站在場邊,將場上發生的一切都看在眼裡。</p>

他心裡又想起了許多人問過他的那個問題:為什麼要讓一名22歲的年輕小將,作為隊長,帶隊參加聯合會杯?</p>

勒夫和他的教練組已經感受到,施魏因施泰格那一代球員陸續退出國家隊之後。隨著球員的榮譽越來越多,現在的德國隊更衣室,人均帝王將相,表麵和氣,實際誰也不服誰。</p>

或許,還不等明年世界杯開打,更衣室這種表麵和氣也所剩無幾。</p>

教練組繼續一個人,實力、資曆、地位和貢獻都足以擔起這支德國隊領軍人物的身份。</p>

克洛澤提議的人選是羅伊斯,他符合上述所有要求。</p>

但他顯然不是個合適的人選,首先,這個想法被一部分球員知道之後,他們就明確表示反對。</p>

再則,羅伊斯性格挑剔又倔強,在場上常常控製不住自己的情緒,並不適合領導彆人。</p>

勒夫也否定了這個提議,在他心裡有更好的人選。</p>

他認為菲恩才是賽場上那個最完美的領袖。</p>

儘管他年輕,隻參加過一屆歐洲杯,也談不上太多資曆和貢獻。</p>

但在絕對的實力麵前,這些都不重要。</p>

菲恩性格冷靜、堅韌、情緒穩定,態度強硬、說一不二,在他身上,有德國足球引以為傲的鐵血精神,時刻保持戰鬥狀態,敢拚敢搶,堅韌不屈,勇於擔當,也能為團隊犧牲。</p>

這些,正是目前這支德國隊缺少的。</p>

所以,在勒夫心裡,菲恩-萊因哈特才是那個未來德國隊真正的場上核心和精神領袖。</p>

場上的衝突很激烈,但勒夫卻表現得處變不驚,因為他相信,他的隊長一定能處理好這件事情。</p>

很快,裁判就跑上前去,儘全力把雙方隊員分開,不停地提醒他們:“冷靜下來!”</p>

他轉過頭來看向菲恩,還沒開口,菲恩先發話了:“讓隊醫進來。”</p>

裁判回頭一看,後麵還有個疑似受傷的羅伊斯,趕緊用手勢示意場邊的德國隊隊醫進場,為羅伊斯治療。</p>

菲恩讓其他隊員都離開,該休息休息,該補水補水,他自己留下來和裁判,以及對方球員、當事人交涉。</p>

不用想,雙方球員在場上大打出手,這肯定是要受到處罰的。</p>

裁判要再給哈拉一張黃牌,布拉沃卻不同意,他的理由是,哈拉並沒有參與這次衝突,並且還向羅伊斯表達了友好。</p>

菲恩看著裁判:“這是個紅牌動作。”</p>

布拉沃說:“二分之一球,大家都有機會,怎麼能算紅牌動作。”</p>

菲恩冷厲的掃他一眼:“他沒碰到球,衝著我的隊友亮鞋釘,危險動作,紅牌。”</p>

“……”</p>

菲恩堅持要給紅牌,布拉沃一再將事情往雙方衝突上引,並且指出羅伊斯故意拖延時間,也應該吃到黃牌,並且裁判必須給足傷停補時。</p>

最主要的是,衝突是雙方的,不能隻給一方黃牌,這不公平。</p>

給多少傷停補時,菲恩無所謂,但關於紅黃牌的處理,菲恩絕不認同。</p>

幸好,裁判看到了一切,就算沒看到,視頻助理裁判也能通過高清攝像機看清楚全過程。</p>

他掏出黃寶石卡,在上麵唰唰寫了幾筆,舉到哈拉跟前,然後兩黃變一紅,再換上紅寶石卡,讓他直接離場。</p>

哈拉攤手,做出一副自己震驚又無奈的樣子,試圖向裁判求情,但裁判並沒有理會,隻讓他趕緊立場。</p>

他轉身氣憤的走出場外,還收獲了德國球迷此起彼伏的噓聲。</p>

然後,裁判就沒有再向其他任何一名球員出牌。</p>

智利隊卻不乾了,現在他們場上少一人,德國隊卻連一張黃牌也沒有,他們認為裁判明顯偏袒德國隊。</p>

剛才發生衝突也是菲恩先動的手,為什麼不給他一張黃牌。</p>

裁判認為,當時菲恩隻是出於對隊友的保護,而推開智利球員,並沒有太多過激行為,不存在犯規。</p>

這後麵的事情,是智利和裁判扯皮,跟菲恩就沒有關係了。</p>

他轉身去關注羅伊斯的傷勢,後者坐在草地上,隊醫正托起他的腳踝做檢查,並詢問他的感受。</p>

羅伊斯手裡拿個運動水壺,喝了一半,剩下一半準備往頭上澆。</p>

菲恩低頭,看到隊醫箱子裡的水壺全都被隊友拿走了,於是,他把羅伊斯手裡那半瓶水拿過來,擠了兩口咽下去,剩下的也都澆在了自己頭上,剩下個空的水壺又仍回到隊醫的箱子裡。</p>

“嚴重嗎?”菲恩問隊醫。</p>

隊醫卻看向羅伊斯:“這裡,疼嗎?”</p>

羅伊斯點頭:“有一點。”</p>

菲恩看了一眼大屏幕,已經過了90分鐘,比賽仍在暫停。</p>

羅伊斯是出了名的玻璃體質,容易受傷,以菲恩對他的了解,就算傷得不嚴重,以他這個嬌氣的性子,大概也要下去休息了。</p>

於是,他說道:“讓教練換人。”</p>

“不用!”</p>

羅伊斯,動了動腳踝,向他伸出手:“拉我起來,我還能堅持。”</p>

“……”</p>

不用他堅持,勒夫已經讓布蘭特和聚勒在場邊熱身,他手裡還有一個換人名額。</p>

不管羅伊斯受傷與否,他都要把人換下來,這是對他的保護。</p>

在剛才的衝突中,智利吃了虧,現在一球落後,場上少一人作戰,想要搬回比分已經沒什麼希望。</p>

而這一切的導火索都是羅伊斯,是他的搶斷,助攻菲恩進球,哈拉也是因為對他犯規,才吃到兩張黃牌,最後紅牌罰下。</p>

第四官員已經在準備舉牌,傷停補時至少五分鐘,羅伊斯一定會成為智利的重點“關照”對象。</p>

並且,一定是抱著讓他在病床上躺半年的目的,往死裡踢他。</p>

如果換上羅伊斯,算是一個對位換人,菲恩在前場多少還有一點支持。</p>

如果換上聚勒,那他們在場上就有四名中衛,兩個邊翼衛,兩個後腰。</p>

以菲恩對勒夫的了解,他一定會換上聚勒,因為他就是這麼個保守的人。</p>

這麼多年,勒夫沒少關鍵比賽的排兵布陣和臨場換人,太過保守而遭受外界質疑,甚至被一些德國名宿專門寫文章同批。</p>

果不其然,不一會兒,布蘭特回到替補席,而聚勒站在了場邊。</p>

勒夫在場上堆了多達八名防守球員,目的明確,他要死守下這座聯合會杯。</p>

羅伊斯下場之前給了菲恩一個擁抱,輕拍他的後腦,在他耳邊輕聲道:“彆給他們機會。”</p>

菲恩也在他腰上拍一巴掌,輕描淡寫的回一句:“知道了。”</p>

比賽重新開始,傷停補時有5分鐘。</p>

彆說中場,現在德國隊連把球送出三十米外都成了一種奢望。</p>

但因為德國隊在禁區內站位太過密集,智利雖然控住了球權,但卻沒什麼好機會,無頭蒼蠅似的,將球看向門前。</p>

傷停補時第2分鐘,比達爾的傳球被菲恩頭球解圍,桑切斯禁區線上再來一腳遠射,又被呂迪格用身體封堵,皮奇拿球再打,被特爾施特根沒收。</p>

傷停補時第3分鐘,桑切斯將球開到門前,混亂之際也不知道是誰先碰到了球,皮球改變方向,朝球門滾過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