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第 59 章(1 / 2)

開場之後, 雙方都踢得十分謹慎。

比賽踢了五分鐘,球就在中場來回的打轉。德國隊主打傳控,把球牢牢地黏在自己腳下才有安全感。

意大利主打防守反擊, 球員們隻管站好自己的位置, 負責自己的區域,盯好自己該盯的人, 德國隊喜歡傳控, 就讓他們在中後場慢慢傳。

反正比賽剛開始, 有大把的時間, 大家都不著急。不冒進就不會出錯,不會出錯就不會丟球,不丟球就有機會。

這是最後的決賽,勝負決定了冠軍的歸屬,無論是德國還是意大利, 誰都輸不起。

正因為輸不起,勝負變成了一種負累, 在特定的時間內,限定了雙方教練的思維, 以及球員在場上的發揮。

尤其是勒夫,他是一個非常保守的人, 越是重要的比賽越是不敢嘗試改變,也很少會有放手一搏的決心,再三權衡,還是要回到他的舒適區。

這也就為什麼,人們時常感慨,大賽無名局。

和勒夫比起來,另一邊的孔蒂就要激情許多, 動作誇張,情緒激動,脾氣火爆,一直在不停地指揮他的球員。

缺少了皮爾洛這位總是睡眼惺忪的富家大少爺,意大利整支隊伍在場上的氣質都變了。

在孔蒂的調&教下,男模都變成了勞模,指哪兒打哪兒,讓他們往東絕不敢往西,戰術執行非常到位。

踢了這幾分鐘的比賽,菲恩就深刻的感受到,勒夫時常掛在嘴邊的“紀律嚴明”,在對手身上倒是體現得淋漓儘致。

怪不得昨天羅伊斯總跟他說,這支意大利看起來很像以前的德國隊,指的大概就是這種上下一心,紀律嚴明的狀態。

比賽第10分鐘,場上比賽依舊乏善可陳。

看台上兩國球迷在過了開場那股興奮勁兒之後,都安靜了不少。強有力的鼓點時不時敲兩下,球迷們跟著喊兩聲,僅此而已。

比賽缺乏激情和看點,球迷的情緒也無法調動起來。

雙方在中場寸土不讓,意大利人的防守密不透風,德國隊無論怎麼嘗試,都很難把球傳到對方前場,大部分時間都在中後場倒腳,尋找機會。

但深諳防守要義的意大利人,怎麼可能輕易給他們機會?

比賽第12分鐘,菲恩好不容易在禁區前沿有一次觸球機會,隻是他剛背身拿球,後麵的博努奇就貼了上來,死死地抵著他,與此同時,德西利奧和弗洛倫齊兩個人立時就一左一右靠了上來。

菲恩反應也非常快,這種情況下,他不可能有轉身的機會,搞不好下一刻就要丟球,於是,果斷選擇了回傳給施魏因施泰格,退回去重新組織進攻。

但意大利這個鏈式防守真就入銅牆鐵壁一般,德國隊非常難以滲透。

這就不得不提到意大利引以為傲的鏈式防守。

顧名思義,鏈式防守就是一種重視防守的足球戰術體係。這種戰術體係擁有一條高效而有組織的後防線。

鏈式防守並不起源於意大利,而是一位奧地利教練在瑞士國家隊推行的清道夫防守體係。直到上世紀90年代,鏈式防守在AC米蘭發揚光大。

防守思想的要義在於讓對手鋒線球員無法正麵突破單個防守球員,在隊員與隊員在他們之間的空當聯動起來。

如果每一個球員是一個獨立的點,那麼這個空當就是一條將他們連接起來的線,當某一點受到壓力的時候,線就會自然向壓力來源的地方收攏。

但如果隻有一條防守鏈,就很容易被對手強有力的鋒線球員衝斷。

於是,意大利對此進行了改進,他們一般在前衛線就築起一條鏈,再加上後衛線上的鏈,形成兩條鏈,這樣就有了縱深的保護。【摘自百度百科】

不過,傳統的意大利鏈式防守一般是前衛線三個人,後衛線四個人,互相補充兩條線的空當。

剛才菲恩在意大利禁區前沿拿球,就是德西利奧和弗洛倫齊兩個人上前包夾,讓博努奇看準時機出腳斷球。

不過,菲恩在比賽之前對於決賽對手做過大量研究,上場之後對他們的動向非常警覺,提前將球回傳給施魏因施泰格,才避免了丟球,而導致對方發起快速反擊。

但孔蒂治理下的這支意大利,和意大利傳統的鏈式防守還不太一樣。

孔蒂打的是三後衛,也就是將尤文圖斯俱樂部的BBC防線(巴爾紮利、博努奇和基耶利尼)直接搬到了意大利國家隊。基礎陣型是3-5-2,在這個陣型的基礎上進行變陣。

這個三後衛陣型,在防守的時候,佛羅倫齊和德西利奧這兩個邊翼衛,需要退回到三名後衛身邊,然後,佩萊和埃德爾這兩個前鋒,至少有一個人要回到中場參與防守。

於是,陣型就變成了5-4-1或者5-3-2。

同樣也是兩條鏈,分彆是5人和4人或者5人和3人。

傳統的鏈式防守兩條鏈加起來也隻有7個人,孔蒂這個3-5-2陣型,兩條鏈加起來投入了8-9人,區域防守取代盯人防守,用平行站位最大程度限製空間。

不過,孔蒂這個戰術思想也有個問題,光是防守他就投入了8-9個人,進攻隻剩下了2-3個人,很難在對方門前形成威脅。

於是,這個缺陷就需要球員積極跑動來配合,所有,本屆歐洲杯可以看到,意大利球員為了保持他們的整體陣型,往往需要付出更多體能。

“意大利的快速反擊,危險!!!”魯伊特的一聲驚呼,讓沉悶的比賽忽然有了點激情,德國球迷的精神一下子支棱起來,“噌”的一下坐直了,盯著電視。

比賽第14分鐘,穆勒在中場拿球,同樣機敏的察覺到了四周潛伏的危機,在周圍的意大利防守球員包夾過來之前,快速出球,給到左路,找德拉克斯勒。

然而,德拉克斯勒的處境也不好,他剛一拿球,就被帕羅洛和巴爾紮利兩個人一前一後圍堵。

小德拿球之後還想再掙紮一下,自己一邊護著球往邊線退,一邊等著隊友過來接應。

菲恩從他斜前方跑過去,但是心裡也已經有數,這個球德拉克斯勒傳出來的機會不大。

果不其然,就在德拉克斯勒斯圖拉羅上去就是一腳,趕緊利落的把球斷了。

斷球之後,斯圖拉羅也不猶豫,一腳長傳,直接給到前場。

意大利抓住機會發起快速反擊。球在賈凱裡尼腳下過度了一下,交到埃德爾腳下。

埃德爾帶著球就往禁區裡衝,施魏因施泰格和克羅斯在後麵狂追,博阿滕和胡梅爾斯一個盯防佩萊,一個上前封堵埃德爾。

身為一名有著多次大賽經驗的老將,埃德爾反應也很快,他知道再拖下去,德國隊的隊員就要防守到位了,兵貴神速,他必須馬上出球,至少要趕在博阿滕封堵路線之前。

博阿滕立刻就識破了他的意圖,就在他出腳的一瞬間,衝過去卡在了他和佩萊的傳球路線上,一腳將球解圍。

“漂亮!!!”魯伊特激動大喊,“博阿滕在禁區內立功了!”

“這個判斷和路線的封堵,非常精準!”

上一場比賽,博阿滕送出點球,賽後總結會議上,被勒夫狠狠地批了一頓。這幾天一直在自我反思,憋著一股勁兒,要在決賽賽場上好好表現一番。

上場之前,他就表現得目光堅毅,信心十足,在更衣室裡不停地鼓勵隊友,讓隊友們在前場勇敢去衝,後場就交給他們幾個。

比賽第17分鐘,羅伊斯拿球,他看了一眼周圍,沒有第一時間選擇出球,而是選擇自己往前帶,立時就吸引了周圍兩名意大利防守隊員向他靠過來,再加上前麵的巴爾紮利,又是三個人對他進行圍堵。

羅伊斯又抬頭看了一眼,菲恩已經跑到了禁區另一邊,正在抬手向他要球。

意大利隊員馬上趕到,千鈞一發之際,羅伊斯卡著時間把球傳出去。

皮球在空中穿越半個球場,飛向另一邊,菲恩看著球的落點,準備接球,眼角餘光掃到另一邊,德西利奧朝他衝過來,前麵還有個基耶利尼。

菲恩當即轉了個身,拿自己的身體扛住德西利奧,但德西利奧衝過來的速度很快,他本來就是要搶在菲恩之前斷球,哪知道菲恩不閃不必,硬是攔在了他的身前。

前有不過一兩秒的時間,菲恩剛用頭卸球,後背就承受了一次猛烈地衝撞——德西利奧撞在了他的身上。

這一下衝擊力太大,德西利奧自己立時倒在了地上。菲恩也沒站穩,往前趔趄了兩步,快要失去重心。

可就在這時候,球已經落地,從他麵前彈了開去,即將脫離他的控製。

他的正前方,基耶利尼朝他跑過來,直接伸腳衝著球去。

菲恩抬頭,看到穆勒也已經趕到禁區,他搶在摔倒之前,支撐腿猛地蹬地,隨即長腿一掃,硬是搶在基耶利尼之前,把球朝穆勒的方向捅了一腳。

這一下讓他徹底失去平衡,也摔倒在草地上。

基耶利尼一愣,完全沒想到,這種情況下他還有戰鬥力,這時候再要衝上去斷穆勒的球已經來不及了,他隻好哦折返往回跑,試圖封堵穆勒的射門。

射門的機會稍縱即逝,穆勒在停球調整和不停球直接打門之間,果斷選擇了後者,匆忙之下,這球角度和力度都沒打出來,最後被小將布馮沒收。

“哎呀!!!”魯伊特急得直拍大腿,“可惜了,穆勒最後一腳射門,太倉促了,質量不高。”

這個球實在精彩至極,尤其是萊因哈特與德西利奧、基耶利尼兩個人的較量。

“誰能想到,他都快摔倒了,還能竟然還能把球傳出來。”

“小夥子拚勁兒十足,每一個球都在儘全力拚搶。”

穆勒對自己剛才那一覺射門也不太滿意,他搖了搖頭,走向菲恩,伸手把他拽起來。又把他上上下下打量一遍,生怕他受傷似的:“沒事吧。”

他成天打打鬨鬨,嘻嘻哈哈,全隊就數他最快樂。難得正經一下,一來,決賽賽場誰也不敢掉以輕心,二來,也是真的擔心菲恩受傷。

菲恩擺了擺手:“沒事。”

看他起來跑了兩步,確實也沒什麼問題,穆勒這才放下心來。

菲恩一邊往回跑,一邊在心裡琢磨比賽的事情。

意大利這防守,看視頻的時候,因為是上帝視角,注意力都在意大利球員的站位和整體配合上,他們的防守確實滴水不流。

現在在場上身臨其金的體驗了二十分鐘,才深刻體會到作為他們對手那種煎熬。

比賽第22分鐘,意大利再次發起反擊,巴爾紮利一腳長傳,給到前場。賈凱裡尼拿球之後直接起腳往禁區內傳。埃德爾和佩萊已經突入禁區,隨時接應。

“博阿滕!!!”魯伊特激動高呼,“博阿滕又是博阿滕,禁區內的頭球解圍,化解掉這次危機。”

“雖然上一場比賽犯了錯,但博阿滕今天的表現非常好。”

“上半場兩次在禁區內立功!!”

“德國隊再次控球。”

博阿滕的解圍飛向中圈,穆勒拿球傳給右路助攻上來的基米希,基米希自己帶球推進。

意大利防守非常迅速,丟球的瞬間,兩名邊翼衛迅速回防,基米希身旁立刻就有人上前攔截,將他卡在邊路位置,不給他內線傳球的機會。

基米希隻能回傳再交給施魏因施泰格,隊長大範圍轉移左路,傳給克羅斯,從另一邊重新組織。

他們這個防守,再激情流暢的進攻,也能在一次一次的徒勞而反中消磨殆儘。

比賽第26分鐘,羅伊斯自己拿球之後變向,自己嘗試正麵突破,瞬間身邊圍上來兩個人,基耶利尼也從正麵準備上搶。

羅伊斯,往旁邊一看,菲恩周圍有博努奇和賈凱裡尼,穆勒旁邊有帕羅洛,另一邊,德拉克斯勒身前還有巴爾紮利,他找不出一個出球點,隻能把球回傳給施魏因施泰格。

德國隊的進攻陷入了僵局,就跟開場的時候一樣,他們很難將球傳到禁區內,這種鏈式防守既有橫向的牽扯,又有縱身,正麵突破幾乎不可能,出球的每個點也被對方盯死。

比賽第31分鐘,埃德爾禁區□□門,打在了博阿滕腿上,飛出底線,意大利獲得一個角球。

意大利把德國隊防得死死地,自己抓緊回打反擊倒是一套一套的,比賽到現在,射門次數比德國隊還多。

菲恩退回到禁區內,緊貼在佩萊身後。

佩萊也是一名身高接近195厘米的大中鋒,爭搶高空球,頭球都是他的強項。

意大利角球開出,球在空中劃出一道弧線,直奔佩萊所在的後點。菲恩貼著他,乾擾他的起跳,與此同時,胡梅爾斯搶在他之前,將球解圍。

比賽第34分鐘,德國隊發起進攻,施魏因施泰格傳向前場,羅伊斯拿球之後,橫向給到穆勒,菲恩就在禁區線上,左右觀察著意大利防守隊員,好幾個人正在往他們這邊趕。

菲恩趕緊向穆勒示意,讓他快傳球。穆勒會意,立刻將球送到他的腳下。

菲恩身後是博努奇,他背身拿球,博努奇緊貼著他,不給他轉身的機會,拖著時間,等隊友過來一起圍牆。

羅伊斯、穆勒、達拉克斯勒也在不斷通過跑位拉扯意大利的防線,一邊觀察菲恩的下一步動向,替他著急。

菲恩現在這個狀況,要麼回傳繼續組織,要麼想辦法自己突破。

比賽踢到現在,他們好幾次進攻都因為沒有向前的出球點,或是無法射門,不得不回傳。

比賽繼續這麼踢下去,德國隊永遠找不出突破口,不管勒夫的想法是什麼,在場上踢球的是隊員,他們必須做出改變。

這時候,菲恩重心往右偏移,身體也微微向右側轉動。

這個動作讓博努奇以為他要向右轉身射門,於是也跟著移動到了他的右側。

就在這個時候,菲恩腳下一順,身體依著博努奇從左邊轉了半圈,側身就是一腳打門。

“萊因哈特,射門!!!”魯伊特聲音陡然拔高,“啊!!!布馮!!!這個球被布馮撲出來了。”

“非常有威脅的射門,萊因哈特重心移動騙過了博努奇。”

“博努奇經驗非常豐富,右側的射門空間比左側大得多。萊因哈特第一下重心移動,他以為對方會選擇轉身打門。”

“但萊因哈特選擇了角度更小的左側,很有想法,轉身把球順過來這一下也非常流暢,隻可惜沒有騙過布馮。”

隨意已經儘了最大努力,但菲恩自己卻還是有點不滿意。倒也不是因為這個球,而是到目前為止的這半個多小時的比賽。

意大利這條後防線加上布馮,少說得有134歲,就這個年紀,平均年齡都快34了。

他們在場上被意大利這條夕陽紅後防線頻頻教做人,也是服氣了。

“這是到目前為止,德國隊最有威脅的一腳射門,實在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