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長順不耐煩的擺擺手,讓何甜甜去試。
何甜甜見邱長順不再攔阻,趕忙湊到近前。
趙知青躺在地上,一條腿平放著,另一條腿,也就是上腿,則微微曲起。
這是他身體下意識的本能,想要阻止流血。
何甜甜輕輕的為他卷起褲管,露出了一道深深的傷口。
傷口真的很深,且劃到了血管,所以才會流血不止。
何甜甜認準穴位,狠狠的點按了下去。
其實,用銀針的效果更好。
可惜這個年代,想要找到一副完好的針灸專用的銀針,根本不容易。
蘇傳信倒是跟何甜甜說過,“過段時間我要去趟省城,到時候我幫你好好踅摸踅摸,興許能夠弄到!”
何甜甜知道蘇傳信的本事,趕忙笑著道謝,並不忘叮囑:“栓子哥,銀針能弄到最好,實在弄不到,也不打緊,安全第一!”
他們兩人,經過一次“合作”,關係變得愈發親近。
他們都漸漸把對方當成了親人。
比如此刻,剛才被邱長順點名的時候,蘇傳信知道“半夏”會針灸,還聽她說針灸也可以止血。
但,他卻沒有主動提及,而是聽從大隊長的安排去趕馬車。
他不是不相信何甜甜,而是本能的不願牽連自己的家人。
趙知青的傷勢太緊急了,大家都知道,即便送去縣裡,也不一定能熬過一百多裡的山路。
但,趙知青死在路上,誰也不會擔責任。
意外嘛,誰也不想的。
可一旦“半夏”沾了手,若是趙知青再有個好歹,她這個多管閒事的人就要承擔責任!
蘇傳信可不想自家妹子背黑鍋。
“半夏,要不還是送去縣裡吧。我跑快些,趕緊把馬車趕過來!”
蘇傳信頓住腳步,重新回到近前,湊到何甜甜的耳邊,小聲嘀咕。
“沒事兒,栓子哥,我可以的!”
何甜甜一邊說著,一邊繼續點按穴位。
何甜甜必須慶幸,這是個世界,總有一些在現實中不可能出現的“神跡”。
在原劇情中,也曾經提到過一位民間的名醫,針灸止血,出神入化。
隻是這位神醫在劇情中一閃而過,並沒有被大書特書。
何甜甜呢,跟著薑耀華學了一個月。
她是懂行的,知道薑耀華的醫術非常高明。
即便他不是那位劇情中提到的神醫,應該也不差多少。
畢竟,她家師傅也會針灸止血!
“咦?血、血好像止住了。”
劉誌遠驚呼一聲,語氣裡帶著驚喜與興奮。
“不是吧,這個小丫頭還真有恁大的本事?”
眾人著議論紛紛。
田埂上總有一兩個借著喝水、上廁所等等零碎事兒偷懶的村民。
還有一兩個大肚婆,她們還是要下地,但總會得到少許的優待。
夏收重要,可也真的不可能真把快要臨產的孕婦當牛馬使喚。
這些人湊過來,圍著看熱鬨。
他們親眼目睹了整個過程。
聽到劉誌遠的話,眾人忍著心裡不適,去看趙知青的傷腿。
整條褲管已經被鮮血打濕,鞋子上也都是血。
一眼看過去,刺眼的猩紅看得人心裡發慌。
他們根本無法看出血是不是被止住了。
不過,有個其他的評判標準——
劉誌遠忍著肉疼,將自己脖子上掛著的半新不舊的毛巾裹到了傷口處。
毛巾很快被血浸透了一片,然後,就沒有繼續蔓延了。
會造成這樣的結果,應該就是血被止住了。
何甜甜長長吐出一口氣,並有些遺憾的歎息著:“唉,要是有針就好了,哪怕是鋼針呢。”
“有!我這兒有!”
收到消息的赤腳大夫,氣喘籲籲的跑來。
他背著白色刷了紅色十字的診箱,趕到近前,就聽到了何甜甜的喟歎。
他疊聲的喊道,“我、我有一副針灸針。”
說著,他就打開了箱子,從裡麵翻出一個小包袱。
輕輕展開,則是一排的針灸針。
何甜甜見狀,驚喜不已,趕忙道了一聲謝,便拿起銀針,重新給趙知青紮上。
銀針很軟,何甜甜的手卻非常穩。
穴位一個不差,力度也足夠。
趙知青的血徹底被止住了!
赤腳大夫見狀,忍不住暗暗點頭:這小丫頭,還真有些本事。
他今年已經五十多歲了,快跑不動了。
前進大隊三個村子,或許沒啥重症病患,但感冒發燒、磕磕碰碰的小病症每天都有。
他根本就顧不過來。
赤腳大夫早就跟邱長順提過請求:再給衛生所找個衛生員吧。
奈何他們這裡地方太偏,外麵的人不願意被分配來。
而三個村子裡的人,則實在沒有什麼好苗子。
事情也就被這麼耽擱了下來。
赤腳大夫的內心,還是希望能夠再有個同事的。
所以,這會兒看到一個醫術很不錯的小姑娘,他非但不會嫉妒、排擠,還非常高興!
又所以,他才會這般熱情的幫忙,並把自己祖傳的針灸針都貢獻了出來。
眼見何甜甜確實有真本事,赤腳大夫更是忍不住的激動。
要不是場合不對,現場還有病人,他都要跑到邱長順跟前,急切的提醒他——
大隊長,就她了!
讓這閨女來衛生所吧。
赤腳大夫做了二三十年的大夫,自然信奉“以病人為主”的原則。
不管他此刻如何激動,他都會強壓著,然後開始給趙知青做檢查。
趙知青流血過多,需要補血。
可問題是他們衛生所條件簡陋,根本就沒有血漿。
就連生理鹽水,也沒有幾瓶。
赤腳大夫慎重的取出一瓶,拍手背,紮針。
趙知青的情況略略穩定下來,赤腳大夫便跟邱長順說,“趕緊送縣醫院吧。”
不管是繼續止血、縫合,還是補充血液、營養,都是縣裡的醫院更有條件。
這時,蘇傳信已經趕著馬車跑了來。
幾個人幫忙,把趙知青抬了上去。
邱長順還要盯著夏收,不好離開,他索性派了蘇會計跟著去。
一來,代表大隊部;
二來,也、也方便掏錢啊。
知青們都沒啥錢,就算有錢,去趟醫院,估計也不一定夠。
弄到最後,還是要大隊部墊付。
既然如此,還不如直接讓蘇會計帶著錢過去。
劉誌遠作為老知青,算是知青點的代表,也跟著去了。
還有一個何甜甜,咳咳,她負責拔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