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黛玉疑惑道:“我本來就不會忘。”
胤祚:“......”
胤祚被噎了一下,強行挽尊:“那你可以給彆人看。世人隻知揚州風景如畫,但不曾親眼見過,隻靠想象罷了,但有了你的畫就不一樣啦!以後你畫得多畫得好,說不定還能集結成冊呢!”
林黛玉若有所思。
時間不早了,胤祚邀請林黛玉一起吃飯,被林黛玉以要洗漱為由拒絕了。胤祚隻好作罷,隻是在飯點讓人送了一碟好克化的點心送去。
林黛玉回去的路上還很興奮,今日玩得很高興,往日的鬱氣竟似一掃而空,直到回到正院臉上還帶著笑意。
她本要去向賈敏請安,卻注意到自己此時的狼狽,不由嫌棄地皺了皺小眉頭。母親極為喜潔,黛玉往日也是如此,今日實在過於忘形了,母親見了定要生氣的。
黛玉一向是個懂事的孩子,知道母親身子不好,平日便格外注意不惹她生氣。今日也是如此,她本打算先回房洗漱,然後再去給母親請安,隻是走到半路,腦中卻不由想起黃院判昨日說過的話。
怒克憂,悲克思。
林黛玉遲疑片刻,腳下一轉直接去了正殿,不一會兒,屋裡傳來賈敏崩潰的聲音:“你怎麼弄成這樣的?!”
......
“我覺得母親精神了一些!”
第二天課後,林黛玉興奮地與胤祚分享昨日發生的事,蒼白的臉因興奮而微微發紅。
胤祚也高興:“我們去找黃院判!”
黃院判聽說黛玉為賈敏用了憤怒療法,很感興趣地隨他們去為賈敏診治,結果是喜聞樂見的,憤怒療法真的有用!
黃院判捋著胡子宣布了這個消息,黛玉臉上當即綻出一個極其燦爛的笑容:“我以後天天畫畫!”
胤祚笑道:“彆的法子也可以試試,否則林夫人沒幾日就習慣了。”
林黛玉便期待地看著他。
胤祚:“......”
胤祚輕咳一聲,他確實有豐富的惹長輩生氣的經驗,但說出來是不是太損形象了?
他果斷把目光轉向黃院判。
黃院判看戲專用表情一頓,遲疑道:“醫經的確有一些記載可做參考。”
實在不行他還有豐富的被小輩氣得要死的經驗,忍痛分享給兩個小娃娃也不是不可以。
黃院判痛心疾首地想。
胤祚悄悄鬆了口氣,和黛玉興致勃勃地跟著黃院判回去,聽他翻著醫書講與情誌心理療法有關的故事。
曆朝曆代都不乏這樣的案例。
例如《呂氏春秋》記載了一個故事:“齊王疾痏,使人之宋迎文摯,文摯至,視王之疾,謂太子曰:“王之疾必可已也。雖然,王之疾已,則必殺摯也。”太子曰:“何故?”文摯對曰:“非怒王則疾不可治,怒王則摯必死。”太子頓首強請曰:“苟已王之疾,臣與臣之母以死爭之於王。王必幸臣與臣之母,願先生之勿患也。”文摯曰:“諾。請以死為王。”與太子期,而將往不當者三,齊王固已怒矣。文摯至,不解屨登床,履王衣,問王之疾,王怒而不與言。文摯因出辭以重怒王,王叱而起,疾乃遂已。”
什麼意思呢,大意就是齊王病了,請名醫文摯為他診治。文摯看過後說大王的病可以治愈,但一旦痊愈,一定會殺了我。太子問起原因,文摯道:如果不激怒大王,大王的病就治不好,但如果大王真的被激怒了,那我就必死無疑。
太子多番請求保證,文摯推辭不過,隻得應允為齊王治病。到了約定看診的日期,文摯故意失約沒來,約第二次,他又沒來,如此三次,直到第四次才來,此時齊王已經有點生氣了,文摯來後還表現地非常失禮,鞋都不脫就上了床,踩著齊王的衣服問他病情。齊王努而不言,文摯又以言語相激,齊王大怒而起,病就這麼好了。
齊王患得便是抑鬱病,文摯用憤怒為他治病,雖然最後還是被殺,然而齊王的病的確治好了。
再比如華佗曾寫信痛斥病人過失,病人看後大怒而愈。
《丹溪翁傳》也曾記載女子因思夫心切而病重,大夫打了該女子幾個耳光,並大聲責罵,女子大哭大怒,其後病愈。
凡此種種,不一而足。
看了幾個病愈的例子,黛玉信心大增。
她本就是一個極聰明的女孩,從前要乖巧懂事便乖巧懂事,如今要替賈敏治病,她也能想出辦法,再加上狗頭軍師胤祚暗搓搓推波助瀾,賈敏的日子瞬間雞飛狗跳起來,向來清幽安靜的正院時不時傳來賈敏崩潰的怒吼。
與此同時,賈敏精神頭漸漸好了,黛玉臉色也沒那麼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