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許多島嶼有海族居住,民間可以直接與海族交易交流,這也會潛移默化改變景國。
其餘各國也想學方運,結果發現一些細則,所有船隻必須懸掛景國國旗,同時必須攜帶文星龍爵的文書,否則有可能遭到海族攻擊。
各國頓時蔫了。但是,一些國家聯係南海、北海和西海等三海龍宮,想要與他們合作。
北海和南海直接回絕,他們可不想得罪正牌子的文星龍爵加大監察院特使,因為除了龍聖,四海龍族在方運麵前就是下屬,方運讓他們做什麼,他們必須要照做。
至於西海龍族,並不不願意把自己的海疆讓給人族,根本不跟各國談判,更何況因為方運殺死敖霧山,西海龍族對全人族都帶有敵意。
雷家倒是能跟西海龍族說上話,但是,方運已經憑借對水殿的控製,再加上自己文星龍爵和大監察院特使的身份,限製了雷家與龍族的合作,導致雷家不僅無法借助海族獲利,從海族獲得的收益反而逐漸減少。
隨後,許多人發現,景國的許多律法出現了變動,不再重農抑商,而是同時扶持農業、工事和商務,對現如今的十國來說,甚至算得上激進。
許多律法和政策的改變太過巨大,以致於武君都不敢全盤照搬,而是隻改變一些不是特彆大的。
在方運與景國官吏的努力下,景國如同巨大的機關,開始加速轉動,將其他各國慢慢拋在身後。
就在所有人以為事情會無比順利的時候,禮殿突然宣布,景國的許多革新涉嫌違背禮法,放棄了孔聖製定的禮樂精神,即日起,禮殿將派遣大批官員進駐景國,嚴查所有違禮的行為,糾正景國的不正之風。
這個消息如同一盆冰冷的水潑在全體景國官員與百姓頭上。
現如今的景國風氣一新,無論是官員還是百姓都覺得突然有了奔頭,好像春天脫去了厚重的棉服一樣,但禮殿卻帶著堅固的枷鎖快速趕來。
很快,一些傳聞流傳開,原來禮殿想要對方運降下三禮之火,但是有兩名閣老不同意,三個閣老棄權,導致未能實行。
最後,禮殿閣老經過長時間的商談,達成妥協,允許派出禮殿官員前往景國。
禮殿的插手,讓景國陷入短暫的恐慌,許多官員紛紛議論,眾多百姓也舉棋不定。
最關鍵的是,景國的確有人認為方運的革新過於激進,如果能有禮殿把關,必然會變得更好。
大多數保守勢力並不敢反對方運,但不代表他們沒有怨恨。
在一些人看來,景國的發展是理所應當,但若是損害自己哪怕一絲一毫的利益,都是完全錯誤的,必須要糾正。
他們從來不會去考慮,如果不是損失一些小利益,永遠不會獲得更大的利益。
第二天,景國每一府都有三到五人的禮殿官員手持禮殿印信,要求當地官府配合他們行動。
各地官員沒有真正的蠢貨,一邊拖延,一邊傳書給上級或內閣,請求指示。
很快,景國內閣對所有官員發布命令,要求各地官員在不耽誤各地政務的前提下,全力配合禮殿官員。同時鄭重聲明,若是禮殿官員的要求擾亂景國官署的正常運行,提出不合理的要求,官員有權拒絕,並不影響考評。
得到內閣政令,一些官員鬆了口氣,但更多的官員頭大如鬥。
內閣令的意思其實非常明顯,不要讓官員配合禮殿,但也不能被抓到把柄。,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