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1章 鼠汰王的疑問(2 / 2)

儒道至聖 永恒之火 3576 字 2024-03-28

因為並非是新注,基本是取各家之長,相當於集注,所以方運信口拈來,一路不停教授,隻有在蚊蠅機關發現可以打劫的目標的時候,方運才停下。

一邊聽聖人書,一邊時刻準備打劫;一邊身為妖蠻,一邊卻要當儒家弟子對付妖蠻,兩頭大妖王感覺頭腦好像裂開,過了數日才習慣。

方運講完五經後,便開始講述人族曆史。

在講完人族曆史後,鼠汰王疑惑地問:“學生有一事不明。”

“講。”方運道。

“半聖班固曾提出‘百家出自王官’,即百家的源頭其實是周朝的官職或官員機構。王官說認為,儒家出自司徒之官,而後世則認定儒家出自樂師,而史家出於史官。在周朝時期,樂師本身是官位,但也泛指樂師類的官位,包括大司樂、大胥、小胥、典同、鐘師等等。《周禮》明確指出,樂師最主要的職責有三,分彆是舞樂、祭祀和學政,所以孔子常把禮與樂連起來稱為禮樂。所以,對於儒家出自樂師一脈,您沒有異議吧?”

“儒家是與樂師一脈有關係,但並非完全源自樂師。你繼續。”方運道。

“周朝除了樂師類官職,還有史官。當然,這個史官和史家官員不同,史官的職責是記錄和掌管文書,比如禦史、內史、長史、刺史等等,而太史令才是記錄曆史的官職,其餘史官都與文書或典籍有關。關於史官的說法,學生說的可對?”

“並無繆誤。”方運道。

鼠汰王道:“學生曾在妖界看到一些逆種讀書人所撰文書,認定孔子傳六藝即‘禮、樂、射、禦、數、書’為假,也就是俗稱的小六藝。因為儒家出自樂師一脈,隻能傳‘禮’與‘樂’。射禦暫且不談,而《漢書》記載,周朝的‘書’即書寫書法文字,如字書《博學》等相關書籍是由史官撰寫並用以考試;而教授‘數’的地方是小學,由太史負責,樂師負責的地方是‘大學’,與小學完全不同。所以那些逆種讀書人認為,孔子僅僅教禮與樂,說孔子教六藝是儒家弟子自吹自擂。”

“繼續。”方運知道鼠汰王還有彆的話要說。

“除此之外,逆種也認為孔子傳‘大六藝’也是假。大六藝包括《禮經》《樂經》《詩經》《尚書》《周易》《春秋》這六套書籍。史書明確記載,樂師一脈是負責祭祀,但占卜由史官來掌管,所謂《周易》明顯是史官所作並傳承。至於《春秋》《尚書》和《禮經》,都有樂師參與,如樂官行禮事而史官負責記錄,樂師誦《尚書》和《春秋》而史官傳其書並記其事,因為聖元大陸古代是口誦史學,由史官簡單書寫曆史的梗概,而樂師則負責傳誦具體內容。《春秋》原書文字簡潔,而《左氏春秋傳》就變得很詳細,所以《春秋》原本應該是史官所作,孔子並未參與,其後左丘明為《春秋》作注形成《左傳》。根本不存在什麼孔聖筆削《春秋》之事,樂師焉能代替史官?”

“那麼,我們可以看出來,史官與樂師是有明確的分工,所以,《禮經》《樂經》和《詩經》可能是屬於儒家傳承,但《周易》、《尚書》和《春秋》,理當是史官傳承。同理,小六藝中,孔子和儒家應該隻教授‘禮儀’和‘舞樂’,絕不會教授算數與文字。”

狼淵王知道鼠汰王看的書比自己多,但沒想到比自己多這麼多,聽得目瞪口呆。

隨後,狼淵王偷偷看著方運,想知道方運如何解答,萬一方運也認同這些說法,恐怕會成為逆種。

方運卻淡然一笑,道:“這種說法有一定道理,除了樂師不參與小學管理為謬誤之外,其餘每一個舉例都證據確鑿,但論證的過程不全麵,所以導致最後的論點錯誤。”

“請先生指教。”鼠汰王道。

.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