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第 235 章(1 / 2)

七十年代學霸 湖塗 6758 字 2024-03-29

現在國內的好車,大部分都是用的是國外產的發動機。

國外的發動機的發展曆史, 可是比國內早了幾十年呢。

雖然他們緊趕慢趕的, 各種辦法用儘了, 但是依然趕不上人那那發動機。

雖然有些不甘心,但是說句良心話, 國外的發動機確實好用。

但是國外現在的發動機的排油量是多少呢, 最好的R國汽車發動機,人家那排油量也沒超過1.5L了。至於馬力也還處於120的階段。

但是這個數據已經碾壓很多國家的發動機了。國內的更沒得比。

所以人家那汽車賣的好還是有原因的。

老師傅們在邊上感慨, 林晚聽了之後笑了笑沒和他們爭辯, 沒法爭辯, 這就是現狀。

“夢想總是要有的嘛, 沒準一不小心就實現了呢。”

他這話頓時逗樂了幾位老師傅了。覺得年輕娃娃就是心態好。初生牛犢不怕虎。

反正上麵交代了任務,好好乾唄。總比什麼都乾不了的好。

他們都是退休的人了, 如今還能發揮餘熱, 已經是難得的機會了。

林晚給大夥兒製定了一個研究方向, 不止設定了這個成品的排量和馬達,還要實現可變壓縮比。

“那個, 可變壓縮比是什麼?”

一個老師傅問道。

林晚想起來, 這是未來才會出現的一個詞兒。於是解釋道,“就是發動機活塞壓縮前的氣缸容積和壓縮後的容積之比,傳統的發動機壓縮比主要是靠改變燃燒室容積和活塞工作容積之比來實現, 且壓縮比是固定不可變。我們要在不改變物理結構上實現高壓縮比。”

“……”

林晚道, “我們要通過提高壓縮比, 來提高發動機的熱效率。”

要保證在這個時代科技水平的基礎上做出更好的發動機, 就隻能夠想辦法多增加技術含量了。硬件達不到,軟件總要跟得上的。

林晚這通解釋讓幾位師傅有些心裡沒底,但是同時也讓這幾位師傅將林晚又拔高了一個地位。

能說出這番話,說明是有真材實料的。

就算搞不出來,好歹也有個研究方向,不是瞎胡鬨。

等工作了一個星期之後,大夥兒都開始轉換思想了 。

林晚同誌這不止不是瞎胡鬨,人家這是真的有把握啊。

他們通過半個月的時間,已經將國外的阿特金森循環技術給吃透了……這以前好像是人家保密技術來著。以前也就是知道一些皮毛。

他們竟然就直接給弄出來了。關鍵是林晚同誌還對這個不滿意,要繼續提升。

這要是之前林晚說這話,他們肯定要反駁。

可現在看著林晚那年輕的臉,誰也說不出反駁的話了。有本事自己去搞個阿特金森循環技術出來試試看。

人家小夥子這是真材實料杠杠的。

林晚倒不是真的看不上這個阿特金森循環技術,畢竟這個在未來也是一直在用的一種技術,但是目前這個技術還不算成熟。

而他先把阿特阿特金森循環技術弄出來,就是為了讓這些大師傅們了解一下比較先進的電動機技術,取長補短。做出一款性能更好的發動機。

動力研究所這邊的領導知道林晚搞出這個技術了,又給他撥了一筆研發資金,讓他好好的研究發動機。需要什麼就給什麼。

一直到了十一月份的時候,林晚的實驗室裡麵傳來了轟隆隆的發動機的響聲。

一款H型的發動機正在運轉著。

幾位老師傅盯著測試數據的儀器上的數字在變動。

看到排油量達到了1.38L,馬達竟然達到了131的時候,幾位都不敢相信的擦了擦眼睛。

“要不要再試試看?”一位老師傅道。

另外一位立馬附和,“再試試!”

林晚:“……”

等連著測試五遍之後,他們終於確定,這款發動機的排油量真的控製在了1.38L。這個數據雖然是實驗室數據,真的運用到了車上麵,那肯定是要加大的,但是絕對不會超過1.5、而馬達絕對能夠達到129.也就是說,他們的實驗成功了。完美的達到了他們預想的結果。

“有了這款發動機,以後我們的汽車也能賣出去了。”

“以後咱們不用買他們的發動機了,我們可以生產更好的汽車。國產的!”

“哈哈哈,我等不及想坐上使用這種發動機的汽車了,跑起來肯定賊快!”

林晚作為項目的負責任,負責將實驗成果和數據上報。

這次研究所的所長親自來看了他的這項成果。

特彆是還帶著國內國產汽車公司的負責人來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