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七十九章 舒林的危機(1 / 2)

11月大陸零售市場烽煙漸起,恒宇超市、華南電器連鎖、屈臣氏、新竹超市、沃爾瑪、家樂福、樂天、伊藤洋華堂、花潤、花蓮、果梅、舒林、永暉等零售集團不約而同的在這個月開啟了價格大戰。

各種理由的打折更是讓內地市民高興不已,這些大集團都是不要利潤爭市場,先搶下市場再說。

各大零售集團也有側重點,恒宇超市集團在華南、華東以及西南市場在這個月新開50家恒宇超市,顯然是要固守幾大市場的意思。

華南電器連鎖集團雖然全國布局,重點也是華南、華東和西南市場,這次新開各類門店150家。

屈臣氏重心則是在全國大型城市布局,除了大灣區,其它地區的縣布局相對較少。

新竹超市集團則是避開恒宇超市集團的重心布局區域,把重心放在了華中、華北以及東南地區。

樂天集團和果梅這次重心則是在華北和東北,在這個月有大量店麵在這兩個地區開業。

而伊藤洋華堂和舒林以及花蓮則是在華東市場大量擴充門店,幾方都想在華東零售市場占據主導地位。

沃爾瑪和花潤則是進入到華南市場,準備撼動恒宇超市集團在這邊的主導地位。

家樂福-麥德龍和永暉則是進入東南市場和華中以及西南市場,和新竹超市、恒宇超市搶占市場。

每家零售集團背後都有著龐大資本支持,現在都是不差錢的主,市場才是他們想要的,隻要有了市場,現在少賺的,在未來能夠加倍賺回來。

11月1號這天注定要寫入內地的零售曆史,內地在一天之內同時有著一千多家零售超市門店開業,這是改革開放以來從未有過的事情。

新開業的店麵都是開業大酬賓,全場九折,並且還有很多產品特價。

那些早已開業的店麵同樣以各種理由打折,現在這些巨頭搶奪市場搶的不是被視為對手的市場,而是那些中小零售遭了殃,這些店一打折,這些中小零售店的客戶全跑他們這裡來了。

這次各方麵目的其實很明顯,就是要清場,先把那些旁邊看的乾掉之後,他們才慢慢競爭。

這和曾經香江市場、加拿大市場乃至澳洲市場的零售業差不多,當初也是幾大巨頭大打價格戰,結果那些中小零售商拖不起隻能選擇退出這一行業,使得這些零售市場隻剩幾大巨頭,中小零售超市已經很少。

隻是大陸龐大的市場太過於吸引人,這才導致世界比較有實力的零售集團都搶駐內地市場,希望在內地零售市場占據一席之地。

為了這次市場的爭奪,恒宇超市集團總裁劉維芳親自前往了滬市,主持李氏財團旗下零售集團在華東乃至華北和東北的發展。

而華南電器連鎖集團總裁李以波則是前往了蓉城,負責李氏財團零售產業在西南和西北的發展。

內部貿易協調辦公室主任藤原慧茵親赴花城,主持李氏財團零售產業在華南和華中的發展。

在內地零售市場大亂鬥的局麵沒有結束之前,這幾位會常駐這幾個地區,全權負責幾地的零售產業業務。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