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光宇本以為美國財團還要拚命掙紮一下的,沒想到第二天股市依舊沒有太大的風波,看來對方是手握股份準備坐等手裡股份市值回升了。
李光宇也不可能把精力都放在那邊,在美國華爾街這幫人鬨騰之後,李光宇這些天挨個前往了旗下集團總部,就今年的一些發展進行了了解和安排。
在三月十五號的時候,李光宇和李雪蘭、特意在會德豐大廈召開了李氏財團負責銷售事務副總裁會議,就內部貿易合作問題進行了再次強調,並且內部貿易辦公室做好各大集團和東華貿易公司合作事宜。
隨著東歐大幕的拉開,有著甘慶林這些年的布置,現在東華貿易公司和波蘭、匈牙利的貿易不斷攀升,李氏財團給他們提供輕工業產品,同時從這兩國購買各種原材料和技術。
李光宇在會上說道:“我們東華貿易公司不能夠隻等著恒宇超市集團以及貿易協調辦公室來幫你們備貨,你們自己要主動出擊,要是每次你們都隻提供清單,什麼事都是恒宇超市集團和總部為你們準備好,那你們東華貿易公司建立還有什麼意義。”
東華貿易公司成立這麼長時間,很多單子貨物都是恒宇超市集團和李雪蘭的貿易協調辦公室在準備,這邊就等著李雪蘭安排送貨到東歐就行,就如同一個中介。
這可不符合李光宇建立東華貿易公司的初衷,他是希望這家公司能夠獨立從廠家采購,然後銷售到東歐去。
現在卻成了直接在恒宇超市集團或者內部貿易協調辦公室拿貨,並且有這邊安排運輸,他們再讓那邊買家收貨,這完全就成為了平台商。
隻過是買家先下單,賣家給配貨,還要安排運送到手中,東華貿易公司就吃中間的差額,以賺取費用,
東華貿易公司副總裁馮心琪以前就是恒宇超市集團副總裁兼任采購部總監,在李光宇話音困下午之後,立即回應道:“李生,我們正在加快采購渠道的建設,現在之所以出現這樣得情況,主要還是我們采購量遠遠不及恒宇超市集團。
所以在采購價格上麵遠高於恒宇超市集團的價格,很多產品由恒宇超市集團采購會比我們采購更節約成本。”
恒宇超市集團現在遍及多地,和各地都有業務往來,加上采購量極其龐大,這些廠家都願意給恒宇超市集團最低的出廠價,其它集團和公司可就沒這麼好運了。
馮心琪有時都感覺特彆冤,恒宇超市集團和很多廠家簽訂了合同規定,提供給恒宇超市集團的產品一定是其所有客戶價格最低的一家,一旦發現和恒宇超市等同價格甚至更低,恒宇超市集團將會取消其供應商的身份。
後來恒宇超市集團一分為三,這條規定三家共享,產品價格不能夠和三家等同甚至更低。
東華貿易公司這邊是沒有資格享受這種待遇的,很多外部廠商給東華貿易公司的價格都會高上好幾個點。
而且恒宇超市集團和內部貿易協調辦公室顯然希望控製東華貿易公司的采購渠道,寧願低利潤甚至保本轉售給他們,也不願讓東華貿易公司享受三大零售集團同等待遇。
華南電器連鎖集團也差不多,那邊同樣是卡渠道,做法和恒宇超市集團基本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