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上午,李光宇剛剛抵達辦公室,助理沈月華就向其彙報,日本櫻花銀行、住友銀行、富士銀行來電,詢問歸還貸款事宜,幾大銀行希望在今年到期之後李光宇能夠還清幾大銀行的貸款。
李光宇聽著沈月華的彙報還是感到相當意外的,這兩年來,日本財團可是從來沒有詢問過歸還貸款事宜,他們各大銀行並不差錢,現在突然這麼早就詢問這方麵的事宜,這裡麵的意思耐人尋味啊。
李光宇說道:“月華,你回複幾大銀行,在今年底到期之時,我們會全額歸還本金和利息。同時你聯係秦嬌,讓她注意日本市場的情況,了解日本幾大財團的變化。通知王輝,讓他調查一下日本財團是不是有什麼針對我們的計劃。”
沈月華回道:“好的李生,我這就去安排。”
在沈月華離開之後,李光宇在思考李氏財團下一步該如何發展,現在是內憂外患,美國財團打壓的力度越來越強,內部這些年積壓的問題不能忽視,現在日本財團估計對他也改變了態度,李光宇第一次感受到強大的壓力。
現在他必須要了解日本財團的態度,要是他們打算和美國財團暫時放下之間的矛盾,一起對他出手的話,那麼他今後發展將會非常的困難。
他早就知道自己是沒有辦法一直和日本財團和諧共處下去的,畢竟市場就這麼大,李氏財團要想發展,必然要侵占其它財團的利益,這也是日本財團和美國財團競爭如此激烈的原因。
當初他的計劃本來是讓日本財團和美國財團慢慢鬥,等89年日本樓市崩盤,那個時候才是他和美國財團或者日本財團對上的時候。
隻是計劃趕不上變化,或許自己李氏財團發展的太快了,快的美國財團都感受到濃濃的威脅了,所以哪怕他們在和日本財團進行白熱化的爭鬥,他們依舊分出精力對李氏財團進行打壓。
現在的日本財團估計同樣如此,他們肯定也是覺得自己對他們已經產生了嚴重的威脅了,所以也要開始有動作了。
雖然有壓力,但是李光宇並沒有失去信心,更沒有要投降的意思,這樣才能夠有挑戰,隻有在美國財團和日本財團打壓之下發展起來,自己財團才算真正的頂級財團。
李光宇估計最壞的結果就是美國財團、日本財團、他以及韓國財團開啟大亂鬥,各方都不可能成為鐵杆盟友。
合縱連橫,同時要防備合作者背後捅自己一刀,未來局麵很可能是韓國財團、日本財團和李氏財團聯手對美國財團,李氏財團和韓國財團聯手對日本財團,一旦李氏財團正真具有威脅,韓國財團和日本財團聯手對李氏財團,最糟糕的情況就是美國財團、日本財團、韓國財團聯手打擊李氏財團。
在還不算西歐那邊看戲的財團,那邊絕對不會是人畜無害,要是有利益的時候,他們絕對會撲上來,一旦有可乘之機,他們不介意把他們這些財團在西歐的利益吃掉。
李光宇這裡其實是最弱勢的,不管日本財團、韓國財團還是美國財團,甚至是西歐財團,他們都有著政府作為靠山,某種程度上其領導人就是他們的利益代表人。
有一句玩笑話說的是民主黨是屬於摩根的,共和黨是屬於洛克菲勒的,足以看出這些財團的影響力。
可惜李光宇這裡不行,在競爭上麵他天然是處於弱勢的,彆看現在李氏財團非常強勢,但是在一些人眼裡,其發展潛力遠遠比不了韓國財團,這裡麵有很多硬傷。
比如一些重型工業不是李氏財團能夠涉及的,很多重工業要國家支持才行,這方麵李氏財團很難辦到,而且一旦發生貿易戰,各國可以對李氏財團企業和產品增加限製和關稅,李氏財團在這方麵會顯得無能為力。
李光宇要避免自己被幾大國家財團聯合攻擊,就不能夠讓日本財團和韓國財團的脊梁被美國財團打斷,隻要這兩方不願意向美國財團投降,他李氏財團才能夠更加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