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和吳文一起吃過午飯之後,李光宇依舊沒有前往公司上班,在客廳聽著這將近一年來家鄉的發展和變化。
吳文說道:“少爺,我們村到果城市區的道路大部份已經達到了通車條件,隻有中間的一些關鍵節點,還沒有結束,估計在年底就可以全線通車了。”
李光宇說道:“這就好,鄉親們以後運輸一些東西也方便多了,你在那邊還沒有車,我會安排運幾輛車回去,這樣你也方便很多。”
李光宇對於這位為李家操勞了一輩子的管家很是敬重,也希望照顧好他晚年的生活,不至於讓他對李家感到寒心,為自己在李家乾了這麼多年感到不值。
吳文連忙說道:“少爺,不用這麼麻煩了,況且在村裡,現今也沒人用私人汽車,我自己使用也不是太好。”
李光宇說道:“沒事,我這次安排五輛轎車和一輛客車以及一輛貨車過去。轎車就放家裡,你自己使用。也方便我和慰青回來的時候使用,這樣也不用麻煩果城地區政府了。至於客車和貨車就捐給村裡吧,以後也方便村裡的運輸。”
吳文聽李光宇和曹慰青回去要使用之後,就不勸了,反正現今李家也不缺幾輛車,到時回去的時候,還是自己家裡有車更加的方便。
吳文說道:“少爺,現今我們村已經成為果城地區農村改革實驗村,地區政府和縣裡都很重視,而且把李文澤調回村裡擔任主任,主持村裡發展。”
對於李文澤,李光宇還是有些映像的,當時回去的時候,就是他帶領著自己回到村裡的。隻是沒想到這次公社又把他調回了村裡,主持村裡的事務。
吳文繼續說道:“光宇,這次文澤還拜托我,在香江給他帶一些有關經濟發展和農業相關的書籍回去,他對村裡的發展也是很上心,希望能夠早點改變村裡的經濟麵貌。”
曹慰青在旁邊聽了說道:“吳爺爺,這方麵,我可以聯係香江中文大學,請求他們支援一些相關書籍,我們安排人員給送回村裡,你再在村裡建立一個圖書室,以供大家可以借閱觀看。”
吳文笑著說道:“少夫人,這樣就不用了吧,村子裡很多人文化水平有限,甚至很多人都不認識字,這樣太過於浪費了。這次也主要是幫文澤帶點經濟發展的書回去,就不用這麼麻煩了。”
李光宇也知道曹慰青是不太清楚具體情況,現在那邊的受教育水平還沒普及那麼高,有些人甚至都隻會寫自己的名字。特彆是像李光宇老家那樣的農村地區,這樣的現象比較多。
李光宇說道:“我會幫文澤叔找一些對他比較有用的書籍讓你帶回去,至於慰青所說的,我們變通一下,我們為村裡學校捐贈一批兒童和少年喜歡的文學書籍,幫助村裡的孩子們擴展他們的見識。”
吳文也很喜歡這些孩子,在村裡的時候很多家裡的孩子總是親切的叫著自己,對自己也很尊敬。吳文也希望他們能夠學習好知識,在未來能夠有一個好的前途。
吳文笑著說道:“少爺,我想你和少夫人下次再回到村裡的時候,一定可以感受到鄉親們的熱情。他們自己沒有太多的文化,都把希望放到了下一代。你們所做的這些,他們都很感謝你們,隻是你們遠在香江,他們無法親自向你們道謝,隻能把這份情意放在他們心裡。”
隨後吳文還向李光宇彙報了家裡修建的彆墅以及房屋的裝修和布局問題。
李光宇說道:“吳爺爺,這方麵你看著處理就行,不一定非要按著我們現今這彆墅的布置來,主要還是你住著要方便,我和慰青在那邊也待不了多長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