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九十六章 君(1 / 2)

焚天路 洛神雨 3752 字 2個月前

無古無今,無始無終。

無起始,無終了。

這是第二步境界中的最巔峰。這個境界不同於不死不滅,這是對於時間的掌控,在這個境界中,不會有天人衰弱,每時每刻、都立身在巔峰中。

這個境界,與不死不滅又有異曲同工之處。世間千機變化莫測,同樣立身在這時間中。這是最接近空境的境界。身處於無始無終的境地,不正是一切納於空?

隻是這與空境、又有所不同。當他踏足這無始境,便不會踏足那個終字。世間一切都將輸時間,但無終不同,這個境界,不立於時間,歲月流年不侵身,世間萬法同樣難以侵襲。

試想,當這世間萬法無法侵身,何嘗不是一種不滅?哪怕是萬法侵身,也同樣能夠逆轉時間,重回巔峰。

這無疑是一種可怕的境界。將這一大世推向了一種前所未有的巔峰。

歲月匆匆,離公子玉三人離開不巔山已有九千萬年歲月,距公子玉入世後開辟無始境又過去了三千萬年載。

又是一個時代。這個時代、終於迎來了萬花齊茂,相間爭豔。

世間一直有那麼一個傳說,千萬年前、有位古之聖賢開辟出了新的路,至此之後、便消失的無影無蹤,沒有人知曉究竟去了何處。

有人說,那位古之聖賢去蒼茫深處、去追尋更遠的道,也有人說、那位古之聖賢再衝擊更進一步的境界時候道殞了,也有人說,那人並沒有坐化、而是歸隱深山一直閉關至今未出。

種種傳言在修行界中流傳,不管那位聖賢如今在何處,是否真的隕落,不可否認的是,正是那位聖賢、將修行界推到了一個鼎盛的地步,是他將修行體係最終完善,引領了一個時代又一個時代的人。

對於人們來說,那位聖賢通讀古之道藏,學識淵博,將古今之法融會貫通,智慧無雙,是這日月星辰,五嶽四海之神祇。

正是因為這座神祇,光輝照耀了世界,萬物得以沐浴在生輝中,才使得萬花開始齊放春滿風,雨後的春竹爭先恐後的升長。

有古老的存在疑惑,這一個大世與自己的那一時代不同,這一個大世、發展的實在太過迅速。在他們那個時代,當天地初開,自數百億年後,這天地間才出現一尊真仙。又是過了三千萬億年後,才出現了一尊、證得天命之人。

這發展的速度實在太快太快,就好像有人在暗中推動。隻是,他們一直不敢有所動作,沒有傳下任何功篇、更沒有向世人傳授道法。

他們身上的死意太過濃重,並不屬於這片新生的天地。若是在這天地初生時、散露一絲氣息,恐怕就要當場被這座蒼茫的意誌察覺。

那麼,這座蒼茫的意誌、將會瞬間化作一把世間最為鋒利的刀,斬儘他們的生機。故而,必須…等待這一大世的衰弱,到了那暮氣森然時,才能出世。

他們無法出世,哪怕是心裡有傳法傳授的想法,也沒有絲毫辦法,有心而力不足。

那麼,究竟是誰推動了這一切?幾乎是所有人,都想到了想到了一個人。

那是三千萬年前,這座蒼茫中、出現了一道氣息。那道氣息、令人驚震,那是天地日月空境生法,凡是一念而起,景象無窮,又因一念而起,緣儘源滅。

這才是無敵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