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358 複仇武器計劃(1 / 2)

“漢娜,打個電話給你曾經參與試飛的v2火箭研究團隊。”戰地女郎丹妮爾已經想到了最壞的結果。

“好。”女飛行家漢娜·萊契立刻返回車廂,用自己的專線撥通了v2火箭研究團隊的電話。很快她就憂心忡忡的返回導演車廂。

“是不是他們也消失了?”女記者已經想到了。

“對。自從烏瑟多姆島usedo上研發v2火箭的秘密實驗場被盟軍空襲炸毀後《爆破死亡穀的原初劇情,我就被委派到了這裡。後來實驗場的工作人員全都搬去了一座在掏空的山體內修建的秘密工廠,繼續v2火箭的研發工作。我試著聯係曾經的上級,當地的接線員告訴我秘密工廠已經關閉,據說也毀於一次盟軍的空襲也是《爆破死亡穀的原初劇情。秘密工廠內的人員同樣奉命遷徙到了彆處。”女飛行家漢娜·萊契說道。

“參考真實的二戰曆史,整個v型火箭研製工作的負責人是韋納·馮·布勞恩。”戰地女郎丹妮爾輕聲說道。

韋納·馮·布勞恩wernhervonbraun,被稱譽為“現代航天之父”。二戰期間,為納粹德國研製v1和v2火箭。戰後美國眾多型號的民用和軍用火箭以及首次試飛成功的航天飛機,都是韋納·馮·布勞恩和他的火箭團隊聯手發明。

1912年3月23日,馮布勞恩出生在德國維爾西茨的一個貴族家庭裡,後來隨全家移居柏林。童年的時候受到家庭的影響,布勞恩充滿了太多的好奇心,有一次他走在柏林使館區的一條街道上,突發奇想的從煙火店買來了6支大號煙火,把他們綁在了自己的滑板車上,點燃後滑板車變成了“火箭車”,飛快的滑行。對於太空的愛好非常癡迷,也許受到了母親的影響,因為他的母親是一位業餘天文愛好者。

中學畢業後,布勞恩和當時德國的其他業餘火箭愛好者一樣,無時無刻不在研究著火箭的發展,德國空間旅行協會一直努力製造一種更為高級的火箭,而布勞恩作為核心人物之一,準備助其在1931年公開發射初級版火箭,有幾個當地商人甚至花錢來觀看,然而結果卻是徹頭徹尾的失敗。從此,布勞恩逐漸意識到,如果沒有人資助他的太空夢,那它就隻能是一個美好的幻想。

正當布勞恩失意之時,德國陸軍在1932年找到了他,並表示願意全力支持他的博士論文,不過必須將其作為軍事機密,這對於布勞恩而言無疑是絕佳的機會,他也確實毫不猶豫地接受了對方拋出的橄欖枝。為軍隊搞火箭研究不到一年,布勞恩就與上司多恩伯格為陸軍總司令安排了一場秘密的發射演示,他們計劃發射兩枚a2火箭,也就是v2火箭的原型。在博爾庫姆島演示非常成功,火箭完全按照預定計劃飛行,無論是飛行高度還是飛行軌跡都取得了重大突破。

1939年,韋納·馮·布勞恩見到了納粹元首希特勒。在看過演示報告之後,希特勒表示非常相信布勞恩的能力,也願意為火箭研究投入更多資金支持,同時也要求布勞恩生產出成萬計量的火箭,然後把它們統統扔到英國。因為在希特勒看來,如果能夠每天往英國的領土上投上幾千枚這樣的火箭,就能最大程度地阻止英國進攻德國。為此,布勞恩找到了合適的導彈試驗基地佩內明德,開始研究新的武器計劃v2火箭計劃。希特勒一直想利用v2挽救二戰戰場的頹勢,並催促布勞恩儘可能多地生產v2火箭。

終於在1942年10月3日星期六,韋納·馮·布勞恩製造的第一顆彈道飛彈成功發射,起飛重量十一噸,穿過大氣層飛行190公裡,最後墜落在波羅的海。在二戰他研製的飛彈作為希特勒秘密武器之一,妄圖挽回德國的戰敗而做垂死掙紮。

1943年7月,布勞恩和他的助手前往希特勒的秘密總部“狼穴”放映一部v2發射的短片。希特勒對此印象深刻,傳聞他說:“如果我們在1939年擁有這些火箭,就不會發生這場戰爭。”由此下達了開始批量生產的命令。一個月後,英國皇家空軍對佩內明德發動了大規模轟炸,因為他們懷疑該基地被用來製造火箭,計劃因此陷入混亂。這次突襲隻取得了有限的成功,但它確實迫使納粹將火箭製造設施轉移到位於諾德豪森哈爾茨山脈的一個地下工廠,這個最高優先級的項目將在那裡被釋放。受到任何盟軍的進一步轟炸。在這裡,在惡劣的條件下,來自附近多拉集中營的奴隸勞工辛勤工作,生產出v2火箭。他們在地下工作和生活,沒有新鮮空氣和自然光,沒有食物和休息,並遭受黨衛軍衛兵的暴力。事實上,在製造v2時死亡的人數比在實戰中死亡的人數還多。為生產v2火箭死去的大批奴工更是成為了布勞恩及其v2飽受指責的汙點。據不完全統計,在當時6萬多名勞工中,就有2萬多人死於疾病、饑餓和折磨。

當第一批v2火箭彈襲擊倫敦時,距離第二次世界大戰還不到一年,形勢已經完全對德國不利。1943年初,蘇聯紅軍在斯大林格勒取得來之不易的勝利,隨後納粹勢力在東線節節敗退。1944年6月,美、英、加及其盟國軍隊登陸諾曼底,開始從西麵進攻。希特勒知

道,如果他希望避免一場可怕的失敗,他的命運就需要一個戲劇性的轉折。因此,他下令開始了“複仇武器計劃vengean1,v1”是德國空軍與v2並行開發的一種飛行炸彈。其中第一艘於1944年6月13日向英國發射,即諾曼底登陸一周後。事實證明,它們對前線人員造成了嚴重打擊。

1944年秋天,幾乎每天都有46枚火箭命中倫敦,到了11月底,已經有上百枚火箭飛往英國,沒有人能夠躲過這種超音速的無聲武器。戰後材料表明,在七個月的時間裡,倫敦被1115枚v2火箭彈擊中,每枚火箭彈都攜帶1噸重的爆炸彈頭。這導致20000所房屋被毀,2855人喪生。它造成的心理恐慌更是難以統計,

1945年5月2日,看到德國大勢已去,希特勒“複仇”武器計劃的領導人韋納·馮·布勞恩帶著自己的太空夢想和十一年來的研究成果以及德國600名科學家集體向美軍投降,然後被悄悄地轉移到美國。

就在那個月,蘇聯紅軍也占領了馮布勞恩在波羅的海沿岸佩內明德的研究和測試設施。與此同時,法國人召集了大約40名德國火箭科學家和工程師,而英國人裝配火箭,進行了一係列試射。英國的計劃名為“逆火行動”,內容是從荷蘭把v2火箭發射到太空邊緣,隨後火箭墜入北海。試驗證明是成功的,據報道導彈落在目標3英裡範圍內——比德國人在戰爭期間設法做到的更精確。監督試驗的工程師意識到,馮布勞恩已經解決了火箭技術中的根本問題:他設計了相當大的發動機、能以足夠快的速度抽取燃料的先進泵和尖端製導係統。

v2火箭的重要性怎麼強調都不為過。作為世界上第一款量產的液體推進劑火箭運載火箭和第一枚彈道導彈,v2的影子一直延續到20世紀。

而韋納·馮·布勞恩為美軍提供了100顆完整的v2火箭。1955年,布勞恩和他的同事們正式加入美國國籍。

1969年研製的土星五號火箭把阿姆斯特朗送上了月球,丘比特c運載火箭將美國第一顆衛星把“探險者1號”送入了預定軌道。卓越的成就讓他受到美國了總統肯尼迪的接見。

1977年6月16日,韋納·馮·布勞恩因大腸癌於弗吉尼亞州亞曆山德裡亞逝世。

“看來我們都小看了‘複仇武器計劃’。”女記者已經聯想到了:“v2火箭原子彈,才是整個複仇計劃的全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