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73 《古埃及冥界漫遊指南·下》(1 / 2)

“古埃及人把奧西裡斯的複活看作是他們自己在墳墓外永生的保證。在尼羅河穀附近出土的數以千計的刻有碑文、繪有圖畫的墳墓表明:古埃及人相信,隻要死者的親友對死者做到像諸神對奧西裡斯屍體所做的那些事,那麼每個人都會在另一個世界永生。因此,人們對死人所舉行的儀式完全是照搬阿努比斯、伊西斯等對奧西裡斯所舉行的那些儀式:死者就是奧西裡斯,哭喪的婦女是伊西斯和奈芙蒂斯,他的朋友們代表在奧西裡斯神話中出場的神。這樣,每個木乃伊都成了奧西裡斯的‘翻版’,甚至這位神的名字成了死者名字的前綴:例如生前的名字是‘某某’,那麼死後的名字就是‘奧西裡斯某某’。但上述這些還不是獲得永生最重要的一步。

古埃及人認為,除了外在的肉身和心智慧和情感所在,每個人都是由五個不同的部分組成:護衛靈卡ka是生命之源;身魂巴ba是人格或精神;善魂阿底斯akh是護衛靈與身魂的結合,可使死者隨意活動;名字ren和影子shuwt具有一種無形的保護。這五部分在人死後所經曆的危險的冥界之行中都具有重要的意義,善魂代表最後的、最完整的存在形式,這是每個古埃及人所渴望的,一旦形成便永遠存在。一些幸運的靈魂與奧西裡斯一起住在天堂,那是一片被稱為蘆葦地的地方,位於西部地平線之下,由一係列島嶼組成,隻能乘船到達。善魂的形成依賴於對屍體的成功處理。

古埃及人認為要享受死後的生活必須滿足三個條件:屍體必須在聖潔的環境中保存;必須源源不斷的為護衛靈奉獻祭品;死者的名字必須經常被祈禱者念叨。要滿足上述條件,第一步就是製作木乃伊。這是一項複雜的程序,包括許多細致的手術和考究的儀式,包括對屍體的脫水處理——所用物質是一種吸收水分的鹽,然後取出內臟;接著塗上香油和鬆脂,再用亞麻布包裹。做這種工作的人要經驗豐富、技術嫻熟,所以當時他們享有很高的聲望,收費也非常昂貴。最初,製作木乃伊隻是王族的特權,後來隻要支付得起費用,任何人都有權這麼做。

把屍體放入棺木和陵墓中所進行的儀式同樣複雜,製成木乃伊的屍體被放入寫滿咒語和圖文的棺木中,以保佑生活在地下世界的死者,有的棺木還被做成與死者相似的人形。有錢人還另有一副雕刻精美的石棺,木質的棺材被放在石棺內,這樣能保護得更好。陵墓被看作是另一重棺材,牆上畫有死者在另一個世界的日常生活圖景,棺木周圍放有死者所需要的一切:家具、衣服、食物、工具、船航行之用,還有隨葬的沙草紙書卷,如《死者之書、《地門之書、《洞穴之書,幫助靈魂戰勝冥府之行的種種災難。

此外,為了獲得神的眷顧,古埃及人還會為動物製作木乃伊。因為古埃及是動物崇拜的核心地域,史前時期,那裡的每一種動物都被當作一位神崇拜。公元前450年,希臘曆史學家希羅多德herodotus,約公元前484年—公元前425年,偉大的古希臘曆史學家,史學名著《曆史一書的作者,西方文學的奠基人。人文主義的傑出代表。從古羅馬時代開始,希羅多德就被尊稱為西方‘曆史之父’,這個名稱也一直沿用至今聲稱所有的動物,‘野生的或馴養的,無一例外都被看作是神聖的’。人們信仰某種動物,是因為認為動物代表了某位神的威力,為了確保動物能向神傳遞主人的信息,所以為動物製作木乃伊,以期得到相應的神的眷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