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57 劇情加速收束就是最後階段性收割的前兆(1 / 2)

在殺出一條血路的末日狂飆中,菲亞特號的升級一直沒有停過。

隨著一整艘加裡波底號輕型航母51的6強化拚貼延展出的智慧女神號百米新船身的7層甲板,第一時間完成了機械自動化升級。自行拚貼延伸到百米新船身的環軌,五花八門的機械臂正在執行自動化維修指令,繞行環軌四處巡弋,維修在先前戰鬥中破損的船體。其中還有執行自動化治療指令檢查艦士兵、乘客,救治、包紮的治療機械臂等等。

機庫中16架8海鷂戰鬥機的維護保養,修複升級也自動開展。機械自動化的強大,又一次刷新了所有人的認知。從嚴格意義說,“自動指令集”其實也是程序。但卻相對簡單,而且靈活可控。能讓機械臂的操作手像打電動遊戲一樣,非常容易“手”。

七車菲亞特號“公鐵兩用機車”的第3車段菲亞特40改裝機修車的巴托萊蒂改裝車間的雙側拓展機構,左右伸出。下兩層拓展平台將滿載而歸的2輛瑪莎拉蒂梅拉克武裝賽車還有各自拖掛的補給車輛成功收回。

散落在本路段的時代女郎,以及親友團也隨補給車一同登菲亞特號。這些補給車不在作為“存儲貼片”而臨時拚貼在吳塵駕駛的頭車。而是被軌道機械鉗送往智慧女神號的倉庫存儲。事實菲亞特號的軌道機械臂的數量也在不斷增加。現在11位操作手平均每人要操作10隻機械臂。但在自動指令集的協助下,隻需要一個磁鼓手柄配合“機械臂110轉換旋鈕”,就能輕鬆完成。“轉換旋鈕”就和用電視機遙控器“換台”或“換頻道”是一個道理。同一時間,被操作手操控的機械臂成為“主控機械臂”,餘下按照設定好的指令集自動工作的機械臂叫“自控機械臂”。要說兩者的區彆,就像是街機遊戲中,玩家打電腦。歸根結底還是高級智慧和初級智能的巨大鴻溝。

“指揮官先生,這是剛剛釋放的偵查氣球拍攝到的畫麵。”女工程師時本平克頓將幾乎涵蓋了整個亞平寧半島的高空偵查照片,展示在隊內閉路視訊。

從地麵看去雜亂無章的怪物狂潮,從高空俯拍視角明顯出現了幾個“漩渦狀”的聚集。

吳塵立刻醒悟:“這些漩渦的中心,很可能都是被圍困的時代女郎。”

“是的,指揮官先生。而且這幾處漩渦都是意大利的軍事基地。”女工程師時本平克頓已經有了最新的計劃:“我們有16架51的6強化拚貼的8海鷂戰鬥機。還有同樣拚貼強化的3輛梅拉克武裝賽車。編組成地空一體的機動小隊,前往營救是眼下最佳的選擇。”

“可以。”吳塵欣然同意:“對8海鷂戰機編輯自動化指令集。先讓時代女郎熟悉操作,務必安全第一。”

“指揮官先生,第一次出擊可以讓姐妹們充當後座武器官。由先原加裡波底號的精英飛行員駕駛飛機。”女秘書可可建議。

現代戰鬥機設置雙座有兩種情況:一類是教練型,也就是“老鳥”教官帶著“菜鳥”飛行員學習,所以需要前後串列雙座,便於傳授駕駛技巧。另一類雙座型和飛機的設計需求、戰場定位有關。

一些戰鬥機需要執行多類任務,在對地、對空、對海作戰任務中靈活切換。一名飛行員要承擔操縱飛機、雷達操作模式切換和攻擊等一係列任務,難免手忙腳亂。因此,後座需要有一名“武器操作官”來專門分擔雷達和武器的操作。再加早期戰機火控係統相對繁瑣,雷達製導的導彈需要後座飛行員持續引導才能擊中目標,攻擊地麵目標時還要為激光製導和電視製導炸彈提供持續導引。

所以在原先的加裡波底號輕型航母,4支小隊各有一架雙座版8海鷂戰機。用於日常訓練和對地攻擊。

“好的,可可。”先從後座武器官開始飛行訓練也是最安全的方式。

於是吳塵又開啟了隊內招募,成立8海鷂飛行員中隊。前期先招募5人。

叢林女郎薩摩亞、沙漠女郎胡安娜、示威女郎安娜貝林佐尼、機車女郎蘇茜、獻祭女郎簡哈裡森,五人入選。新式8海鷂飛行服也在飛快研製之中。

叢林女郎薩摩亞、沙漠女郎胡安娜作為個路段的時代女郎,在“同位心”的潛移默化下,完成三觀重塑並不意外。然而剛剛登車的示威女郎安娜貝林佐尼、機車女郎蘇茜、獻祭女郎簡哈裡森,幾乎無延遲的完成“同位轉化”,這就很能說明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