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5 讓你看到並以為的真相(1 / 2)

“遵命!”三隊女戰士異口同聲。

“塵,保重。”少佐戴上頭盔,與吳塵告彆。

“保重,米拉。”目送NM4飛馳而去,吳塵坐進AE86。

“主人,蟄伏在城市各處廢墟內的突變攻殼,已被異常信號喚醒。”

“都是A.I突變的敵對攻殼嗎?”智腦艾伊不斷切換城中畫麵,吳塵看到了許多既熟悉又陌生的攻殼。

“是的,主人。”智腦艾伊依次標注:“「劍菱重工HAW206」多足戰車、各式塔奇克馬突變戰車,以及細腰蜂武裝直升機攻殼。”

裹挾一台台大型突變攻殼,屍潮般撲向戴琳博士操控的實驗型先進攻殼的突變義體殘骸尤其多。

“戴琳博士的計劃成功了。”吳塵當機立斷:“去公安九課。”

“是。”智腦艾伊立刻出發。

就像所有攻殼都有明顯的仿生學設計一樣。戴琳博士驅動的實驗型先進攻殼,好像一隻巨大的羅盤水母(Chrysaora hysoscel)。類巨型淋浴噴頭金屬軟管的環狀結構既是觸手又是多足,支撐起圓滾滾的傘形身軀。每一條巨型觸手,又可分成無數網狀觸須。好像撐開的腳掌,幫助實驗型先進攻殼一步步向阪華總部摩天樓前進。隻要關閉義體終端服務器,所有突變義體就會集體掉線。對於遍布城市的絡合帶而言,數不清的“突變義體終端”掉線,也就意味著群體智能的喪失。而失去群體智能統一調度的突變義體殘骸,就好比無頭蒼蠅一般被城中人類反抗軍各個擊破,再無威脅。

“主人?”完成突襲任務的林白玉等人仍滯留在2號實驗室內。並按照智腦艾伊的要求,拷貝了完整的實驗數據庫。就連戴琳博士操控的那台,集內各式攻殼之大成的先進實驗型攻殼的完整數據,也被SNG衛星車成功複製。收歸己用。

“原地待命。”吳塵笑道:“作為這次‘難民暴動事件’的起點,2號實驗室,一定會有人前來查看。”

“所以,要滅口是嗎?”林白玉躍躍欲試。

“不,準確的說是擾亂視聽。”吳塵早有定計:“清除掉一切我們(玩家)介入的痕跡。讓整個事件看起來更像是劇情自行衍生的結果。”

“主人要我們儘可能拖住敵人,不要提前暴露。”楊瀾已先行領會。

“對。以不法之徒為首的敵對玩家越晚介入,對我們越有利。”吳塵笑道:“最好能趕在敵對玩家發現前,攝入米拉少佐的第五框。之後才是最終的決戰。”

“攝入第五框,不就完成拍攝了嗎?”林白玉不解:“為什麼說攝入之後才是最終決戰?”

“相信我,最後一框的拍攝,一定不簡單。”吳塵擁有領主級大玩家經驗固化而成的直覺判斷。

“明白。”林白玉自然對吳塵一百個信賴。

2號實驗室。

“元姐、瀾姐,該怎麼做?”林白玉問計同伴。

“編輯證據。”不愧是資深媒體人,楊瀾很快有了應對的計劃:“將已知視聽資料及電腦主機數據,進行重新編輯。刪除掉與我們相關的所有內容,保留以戴琳博士為首,城中各處難民營為輔的暴動組織脈絡。”

“真棒。”說起來林白玉也是著名女主播,對采訪編輯並不陌生:“很多時候,當事人並不記得說過什麼,隻需在采訪時適時引導,事後剔除與主題無用或相背離的語句,隻保留‘精髓’,借采訪者之口,說我想說的話,是每個媒體人必備的職業技能。”

所以每個知名公眾人物在接受專訪時,其經紀人都會要求保留母帶。就是為了防止采訪被斷章取義,有口莫辨,引發不良公眾事件。這也是約定俗成的名人采訪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