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最後的“彩蛋”一定藏在她還沒有進入的密室內(1 / 2)

幾乎與3組女明星不分先後“角色覺醒”的凱蒂夫人,也終於走進了元首包廂神秘的2號客房。

感覺就像是走進了一間旅館的臥室。毫無遮擋,一眼看遍。一切擺設和內飾都儘可能的精簡,並在舒適和溫馨上做了最大程度的平衡。所有的家具和牆紙都做了啞光處理。室內光照的強度和色溫也做過精確的調節……

當所有元素隨著探索的腳步在眼中不斷拚接,讓作為一名稱職的選角副導演,陪在兩位導演身邊觀摩過多次《大戰役》室內場景拍攝的凱蒂夫人,在某一刻猛然間升起了滿滿的熟悉感。

對,就是那種身臨其境,置身在電影棚拍(內景)現場的熟悉的感覺。這間酷似旅館臥室的2號客房,根本就是電影拍攝的室內布景。

沒錯,就是這樣。按照經典的三點打燈法,選角副導演凱蒂夫人順利的找到了三個光源:主光(Key light)、補光(Fill light)以及背光(Back light)。

而且,三盞燈的布局,正是專門拍攝人像使用的經典的倫勃朗式用光(Rembrandt lighting)——專門用於拍攝人像的特殊用光技術。拍攝時,被攝者臉部陰影一側對著相機,燈光照亮臉部的四分之三。以這種用光方法拍攝的人像能勾勒出充滿雕塑般的輪廓線,並著重使麵部呈現出立體感和質感。因酷似7世紀荷蘭最著名的畫家倫勃朗的人物肖像繪畫而得名“倫勃朗式用光”。

“夫人?”見選角副導演凱蒂夫人擋住去路,已經不是第一次推著黃金送餐車進入客房的私人女仆“試毒女郎”瑪格特·沃爾克立刻出聲提醒。

“啊。”選角副導演凱蒂夫人不動聲色的讓開道路:“手腳麻利點。”

“是。”私人女仆“試毒女郎”瑪格特·沃爾克熟練的推著單人床大小的黃金送餐車,停到了固定的空位上。剩下兩位私人女仆也推著小車,各就各位。

選角副導演凱蒂夫人敏銳的發現,三輛送餐車停靠的位置,完全符合電影“框中框”的構圖法則:製造一個圍蔽的空間,能在某種形式上包圍視覺中心,並產生類似“打破第四麵牆”戲中戲的“窺探感”。

當選角副導演凱蒂夫人的目光開始不由自主的去尋找隱藏的拍攝機位時,巨大的危機感油然而生,幾乎一瞬間湧上心頭。

讓她渾身惡寒,猛然定身。不敢再去看身後那麵隱藏著拍攝機位的偽裝牆壁。

“夫人,我們好了。”私人女仆“試毒女郎”瑪格特·沃爾克卻毫無異樣。畢竟她並不是一位電影導演,完全不具備這些與攝影相關的專業知識。當然也就看不出“三點打燈法”、“框中框構圖法”、以及更為專業的“倫勃朗式用光”。

“好的。”借著抬手看表儘可能穩住心情,選角副導演凱蒂夫人開始了精彩的個人表演:“你們先出去。”

“是。”私人女仆“試毒女郎”瑪格特·沃爾克如釋重負。

等房門再次關閉。選角副導演凱蒂夫人立刻開始了她在隱藏鏡頭下的精彩表演。隻見她不疾不徐穩穩搖動一輛送餐車的鎏金象牙手柄,用最短的時間打開了“黃金餐罩”,最後一次檢查注射“空孕催乳劑”的女明星的個人狀況。就像是她在凱蒂沙龍時對那些準備服務貴賓的沙龍女郎們做的那樣。用老練的手法將女明星渾身上下、裡裡外外查了個遍,完全是行雲流水一場精彩的個人秀表演。

該補的補,該擦的擦;該調的調,該整的整。

她熟練打理女明星的手腕,感覺就像是五星大廚將精心烹飪的美味大餐在送上主人餐桌前撒上最後一把佐料,抹去飛濺的湯汁,對口感和擺盤進行極致的微調。

追求的就是色香味一應俱全的饕餮盛宴。

當最後一次搖動鎏金象牙手柄,閉合上“黃金餐罩”的選角副導演凱蒂夫人,再次抬腕看表。

剛好是10:03分。

然後毫不遲疑的走向在3分鐘之前就已關閉的2號客房的氣動房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