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一章:謀定後動,計劃實施(1 / 2)

徐庶聽完後,心中一動,似是有了些想法,熱血翻湧,猶豫著按住郭嘉的手說道。

“我雖心有此願,但終究不能違背忠義之道,如此一來豈不是落的個不義的罵名。不如再做打算。”

徐庶說完,給了郭嘉一個眼神,郭嘉緊跟著他上了樓。

兩人來到樓上的廂房之中,店小二和掌櫃的將東西搬到房中,兩人剛坐下,黃敘也跟著來到門前,在外麵聽著裡麵的動靜,就著幾個菜胡吃海塞一通。

徐庶對奉孝叔叔已放下了戒心,如此看來讓他們獨處一室也不是什麼壞事。況且奉孝叔叔何等聰明的人,徐元直不會拿他怎麼樣。

甫一坐下,兩杯酒下肚,兩人也敞開了胸懷,郭嘉問道。

“不知劉公如何做想?還望元直兄能告知一二。”

“劉公遣我來此募兵,但又再三叮囑我不可損害劉荊州的關係,我這才與當地豪族協作募兵。”

徐庶喝了碗酒,話也多了起來,這事兒不是什麼要緊的事兒,如今放下了戒備,說出來也沒什麼大礙,況且主公仁義,此事可見一斑。

而那位劉荊州,便是荊州牧,劉琦。

“主公果然大義,與劉荊州同出一宗,心懷仁義,可主公仁義,卻並不知道這其中的水有多深,誰不知如今江夏的形勢早已不同以往,這些事情主公在襄陽不一定知曉。”

郭嘉分析局勢。

“江夏豪族,早有不軌之心,一直以來雖是荊州牧在掌管江夏,可實際上那些豪族早已不把荊州牧放在眼裡,私占百姓,罔顧國法,這些被不知情的百姓認為是荊州牧許可的行為,如此以來,名聲儘失。如今元直兄是為江夏百姓,為劉公討回一個公道啊。”

這話說的挑不出一點錯處,但分明意有所指。

那句劉公既沒有點名究竟是襄陽那位還是如今的荊州牧。

這話說的越模棱兩可,就越讓人浮想聯翩。

襄陽一帶是誰的地盤,不用他提醒,徐庶心裡也清楚。隻是那些豪族之中還有些人不願意承認罷了。不過還差一場東風,這火馬上就燒起來了。

徐庶還在斟酌,一杯酒喝著喝著已經見底,不知心裡盤算著什麼。

郭嘉在旁邊趁熱打鐵說道。

“你我雖是亂世浮萍,各為其主,不管是為了天下還是為了其他,這種時候都應該挺身而出。”

郭嘉說完,徐庶心中已經明白,一杯酒下肚,臉色發白,想到剛才自己還在宣揚劉公大義,不由得有些尷尬。

那些百姓敬佩的是劉公的賢德,不知道一切的背後有多少腥風血雨。兩人之間那道簾子已經被郭嘉掀開,徐庶不知該如何繼續下去。

“奉孝兄,此事我心中有數,不必再說了。”徐庶搖了搖頭,又喝了杯酒,不想再談論此事。

“元直兄說心中有數,心中有數又如何能坐視不管,就算是我一介讀書人,也不忍心看百姓受苦,男兒誌在四方,路遇不平,拔劍而起,方才見元直兄獨自一人喝悶酒,想必也是心中有了計量,何必還要猶猶豫豫,這還是元直兄嗎?這還是男兒嗎?”

見徐庶真的沒有任何反應,郭嘉又說:“既如此,你又如何能拿得此劍?此劍應當除魔衛道,為天下百姓尋回一個公道!你不願意那隻好我自己來了,奉孝雖然沒有什麼本事,也沒什麼武藝,好在熱血未涼,願意為黎明百姓挺身而出,將那些豪族斬於劍下!”

郭嘉憤憤地走上前去,拔劍而出,怒火衝天,徐庶上前幾步想要去攔,竟也攔不住,被郭嘉拖著往前走了幾步,可見郭嘉確實怒了。

“等等!奉孝兄不必激動!此事我們從長計議,從長計議……”徐庶說著,去搶他手中的劍,沒想到郭嘉如此固執,他隻好先應了下來,“好……好好好,我徐庶就受你這一激!這是為奉孝兄,為天下蒼生。”

剛一說完郭嘉臉色一變,手中的劍也被徐庶拿走,他立刻連聲說好:“元直兄若是有心,我早有一計。不知元直兄可有興趣。”

郭嘉附在他耳邊低語,聽完後徐庶眼睛一亮,拍了拍郭嘉的肩膀,連聲稱讚:“此計絕妙!奉孝兄,你且在此稍作休息,等我安排妥善便知會你一聲。”

事情談妥了,兩人又吃了幾杯酒,聊的不再是戰事,兩人之間的氣氛緩和了許多,吃完酒後徐庶便匆匆離開。

郭嘉長籲一口氣,望著戲煜的方向,目光深邃,嘴角露出了一抹欣慰的笑容,見徐庶離開,黃敘便走了進來。

“為何要與他兜那麼大圈子?”黃敘本來想問,但看著郭嘉那眼神,就知道這事情十拿九穩了。

如果是他恐怕早就拿著劍衝進那些豪族家中,將他們殺個片甲不留,絕不會向奉孝叔叔這樣,又是喝酒,又是拔劍。

他雖然不知道為什麼奉孝叔叔繞這麼大個圈子,但是他知道,馬上就有一場好戲開場,他隻需要等著就是了。

這場好戲一定會讓整個江夏都熱鬨起來,他酡紅的臉上出現了一抹喜色,他最喜歡的就是看熱鬨了。

徐庶離開以後,黃敘走到徐庶的位置上,和郭嘉喝了幾杯,但不敢貪多,兩人還有正事要商議。

郭嘉將這件事情的來龍去脈從頭捋了捋,就怕留下什麼把柄讓徐庶抓住,這件事可不能黃了。

不管徐庶究竟是因為和他的情誼,還是為了劉備能夠穩固地位,亦或者是真的心懷大義熱血衝昏了頭,他都要與江夏豪族為敵。

反正這一步已經走出去了,他徐庶就算想回頭也不可能。

況且徐元直此人,人如其名,剛直不阿,能為他拔劍已經讓他倍感榮幸。

因為他徐元直認準的就是忠信義,就算此事不成,也絕不會半路反悔。

徐庶是個什麼樣的人,沒有人能比郭嘉更清楚。正是因此,郭嘉才會選擇去激他。

剩下的事情,郭嘉眯起眼睛算了算,心中有了數,時間必定來得及。

“淩霄,你去城中看看,城中的百姓還剩多少。”

郭嘉和黃敘又喝了一盞酒,忽然說道。

黃敘愣了愣,立刻有些著急,看著郭嘉,拉住他的衣袖,像個小孩一樣說道。

“奉孝叔叔,你一個人留在城中怎麼行,那群江夏豪族可都視你為眼中釘肉中刺,恨不得殺你而後快呢,我要是走了你可怎麼辦?你不就成了他們的……”

那幾個字還沒說完,就見郭嘉淡然地笑了笑,看著黃敘。

“淩霄,你已經不是個孩子了,需要自己去思考,遇事不能再莽撞了,還需要沉下心來。”

這話讓黃敘不知如何開口,下一句更是封住了黃敘的嘴。

“你這樣魯莽,沒有腦子,是不能在這亂世活下去的。”

黃敘的臉皮一抽一抽的,不知道在想什麼。

他離開酒館之後,回想起奉孝叔叔說的話,難道我真的沒腦子嗎,他可不這麼認為。

黃敘離開許久之後,郭嘉淩空做了一個手勢,黑暗之中發出一陣響動,緊接著在那虛影裡出現了一個人影。

這人身上漆黑一片,穿著夜行衣看不清楚他究竟是從哪裡鑽出來的,好像整個人都融在了黑暗之中。

他的臉也和黑夜融為一體,隻有那雙眼睛依舊明亮,讓人看出他還是個人。

他就是暗衛,是郭嘉按照戲煜的意思,百裡挑一的高手。

從戰爭中救下來的孤兒,失去父母和親人,這樣的環境中長大的孩子更加冷血,也更容易培養。

多年以來暗衛早就遍布四方,整個中原都是戲煜的勢力,是一張密不透風的網。

其實從郭嘉進城門開始,大悟城中的諜子便已經注意到了他的動靜,並且向中心聚集,成包圍之勢。

所以這一路上遇到的危險早就已經被這群諜子給悄無聲息掃除。

這也就是為什麼郭嘉能夠通行無阻,這不僅僅是戲煜能在中原部下這麼大的一盤局的底氣,更是郭嘉能夠隻身前往大悟城毫無畏懼的後盾。

從進城以來,他就在一邊訪察民生,一邊尋找暗影的蹤跡,因此行程很慢,不過好在這群暗影給了他莫大的驚喜,這個站在他麵前的人就是定心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