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二章:朝會,江東人選(1 / 2)

“我讓他去水師隻是為了看那些表麵的樣子,從而給其一種震撼的威懾。”

“想來等他回到了東吳,定會成為下邳水師最好的代言人,隻要他將在水師內看到的一切傳回東吳,便能成功為我等造勢!”

心中自有溝壑的戲煜侃侃而談,郭嘉等人的臉上還透露著些許迷惘,他不明白主公為何如此的有把握。

要知道,在絕大多數的北方人眼裡,江東人的心眼子多的堪比篩子。

這話或許有些誇大其詞,但多少還是能說明點兒問題的。

江東人偏居一隅,表麵上看好像大家都挺團結一致,可實際上誰都有自己的小心思,誰都想將敵人扳倒。

劉備如此,孫權自然也不遑多讓。

隻不過,他如今被北麵和西麵的戲煜、劉備圍困在荊州,一時半會兒很難率眾走出。

如若不然,他也不會想著派魯肅前往下邳。

當然,他孫權既然能想到派人前往下邳,自然也能想到派人前去川蜀之地。

這樣一來,想必在和下邳皆為聯盟的同時,和劉備的關係也不會壞到哪兒去。

而郭嘉最擔憂的便是這一點,他躊躇了一陣,還是忍不住問了出來。

“主公,您難道就不怕他們同劉備聯盟嗎?”

“他們不是已經聯盟了嗎?”

諸葛亮聞言,抬起頭來,同時將手中的書放下,繼續道:“隻不過他們的聯盟在不久以前勉強能說得過去,而今卻是岌岌可危。”

“話說你手底下的暗探遍布全國,早便將那邊的消息送回來了,你竟絲毫不知?”

“我知荊州軍情,但蜀吳聯盟未必會結束的如此之快!”

作為一個身性警惕之人,郭嘉在生活上或許會隨意些,尋歡作樂,放蕩不羈,使得家中姬妾對其是又愛又恨,但在軍事上,他絕不做半點兒沒把握的事情,讓戲煜絕對放心。

故而在聽到諸葛亮略有一些片麵的言語,當即否定道:“並非是我多想,而是以眼下的各方勢力來看,天下大勢看似趨於明朗,卻在尚未完全統一之前,各方皆暗潮湧動。”

“想來唯有真正將天下共主的位置坐穩後,方才能安心談及何為敵,何為友!”

“所以如果隻是就目前的情況來看,蜀吳或許是已經毀約,不再同仇敵愾,但若是按照長遠的利益來看,隻怕他們之間還有的糾纏。”

“等他們再度聯手,最終是何結果誰也無從知曉。”

“除此外,曹魏也需格外注意,如今的他們卻是是手下敗將,但當曹魏越過咱們,找到東吳和川蜀,三方究竟是打起來還是相互協作,誰也無法確定。”

“萬一真因為咱們勢大,反倒叫他們三方抱團取暖,那可就得不償失了。”

“屆時,我們要麵對的將會是天下為敵的局麵,戰事再起,刀戈不止,在那樣的局麵下,我等就算是能贏,隻怕也是損失慘重。”

“而普天下的百姓們也會因為戰事遭受到更大的傷害,而今世道本就艱難,我等若有本事能避免些生靈塗炭······就最好還是避免些吧。”

他所說的這些問題,也有幾分道理。

可戲煜聞言後,卻微微勾起了唇角,笑道:“我正是有此擔憂,方才請諸位來此。”

“此事我已有了些許章程,打算待孫尚香進入內院後,便率軍南下,怎麼著也得讓孫權認下吳侯這個封號!”

“水上作戰並不需要我等操心,水師之實力本就足以碾壓他們,若是再選擇自渤海出發,繞道而行,想到定會打敵人個措手不及。”

“至於騎兵·····若想南下荊州就定會遇到伏盾陣,而這破解之法,我也早已想到!”

他這話可不是在開玩笑,伏盾陣最開始是三國時期鞠義的成名陣,他在界橋以八百步兵大破公孫瓚的二萬騎兵!

隻不過,他的伏盾陣並非劃馬腹和馬腿那麼簡單,而是命士卒伏盾在地,當騎兵衝擊時,在其非衝擊方向時起盾用弩箭襲擊騎兵側方,造成騎兵隊列混亂。

至於為什麼不從騎兵的正方用弩箭攻擊······當然是因為怕死了。

騎兵最大的優勢便是速度,而以戰馬疾馳狀態想來看,你一個士卒站在騎兵正對麵,怕是還不等掏出弩箭,亦或者匕首,就早魂歸西天了好吧。

哪怕你手持盾牌,但也彆忘了,對方除了自身的重量外,還有坐騎乃至是鎧甲的重量,一旦發生踩踏事件,壓死你不過是分分鐘的事兒。

說起來,自打鞠義之後,曆史上再沒有人使用過類似的戰陣,哪怕是世界史上都不曾聽聞。

至於原因······很簡單。

因為能參與到此戰陣的士卒都必須是不畏懼死亡的精兵,如若不然誰有勇氣和膽識去在麵臨敵人騎兵奔襲的時候,做到不動聲色,靜待時機?

眼看著敵人騎兵從正麵衝擊而來,隻要是個人想來都會生出逃跑的心思,如此一來,心智不堅者,定會被敵軍察覺,從而改變衝擊方向,徑直朝本軍所在的位置狂奔。

如此一來,原本想要殺敵的伏盾陣,非但沒給敵人造成損失,反倒讓自己成了活靶子。

要是敵人的衝擊的速度再降上幾分,站在原地踩踏一陣,隻怕本軍士卒瞬間就成了被敵人秒殺,踩踏致死的笑話。

可若是換成精兵來做此事,憑他們的心理素質以及軍事素質,定能給敵人重創,但與此同時,自己多少也會受到些傷害,無法全身而退。

這樣大軍是贏了,但軍中精銳的損失隻怕也不小,細細想來反倒會更叫將軍深感心痛。

因為一支大軍損失一兩個精兵尚且容易,可若是損失了上百乃至數千上萬呢?

那可就得不償失了。

你就算大軍中的精銳士兵再多,也架不住這麼去造啊!

說起來鞠義之所以能成功的運用伏盾陣斬殺敵軍,還是因為他的不受重用。

是的,一開始,袁紹派去統帥界橋之戰主力的將軍並不是他,哪怕他練兵頗有一套。

當時的他要不是為了受到重用,咬牙豁出一切去打了這場仗,怕是也不會歪打正著被記入史冊。

說白了,伏盾陣之所以能成功,多少是有幾分運勢在裡麵。

而今,明白其中關鍵的戲煜再對上這伏盾陣,可是完全不在怕的!

“隻不過······我想試試看,還有沒有其他更好的法子拿下江東!”

郭嘉眨了眨眼,隨即拂須沉聲道:“這可不太容易,不過······咱們是不是可以嘗試下商戰?”

“將原本運送至江東境內商品的船隻儘數改道北上,送往北方鮮卑等遊牧民族那也能賺錢,而江東就慘了!”

“不過,隻要咱們封鎖住了運輸在江東境內的來往商品,也就相當於是遏住了江東的命脈!”

“說的不錯!”

諸葛亮忽地將羽扇房在桌上,睜大了眼睛緊盯著戲煜驚訝道:“主公,您去年年初命在江東境內做生意商人大量高價回收新糧和種子的時候,是不是就已經想到了今天?”

“怕是不止!”

賈璣身為賈詡的兒子,多少也是有些其父的聰明勁在身上的,甚至······在某些時候要青出於藍而勝於藍。

他抱拳朝周圍的叔父們一一打過招呼,接著道:“其實早在前些時候,江東就從下邳購買了大量的糧食種子,看在往日的交情上,這批種子的價格並不貴,甚至是低價。”

“隻不過······那是早已準備好的炒熟了的種子!”

“想來他們定以為自己占了大便宜,殊不知待春耕結束後······便再無下文!”

“而且,就算是低價,因為量大,我等賣與江東的價格也不算太虧。”

“想來等今年秋收之際,顆粒無收的江東會再度朝我等購買糧食,那個時候已經拿往日交情牌打過一次的他們,定沒資格舔著臉再來第二次。”

“當然,就算他們不要臉,我們也有資格和底氣直接拒絕!”

“購買高價糧勢在必行,隻要我等願意,一石糧數百兩黃金也並無不可,而江東為了不餓肚子,怕是需舉全境之力才有可能能湊齊糧草。”

“當然,這一切都是最壞的打算,前提還得看那孫權願不願意接受吳侯這個封號!”

他用戲煜先前說過的話作為結束,引得眾人有些想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