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零六章 戲煜:今晚你們一個都彆想睡(1 / 2)

此官位雖然不明白是什麼意思,但是明白是戲大人特設的。

讓他們兩人,用自先己的後院來儲存這些書籍,然後用所謂的“戲煜數字”和大寫的漢字來進行編纂收錄,將書籍分類存放。

並且在房間之中擺放石灰,以石灰來吸收空氣之中的水汽,保證整個屋子裡的乾燥,將書卷與書籍都保存好。

所以兩人很高興。

如今這世道,書卷簡直就像是瑰寶一樣,就算是想要看也不一定給,世家子弟自然是將自家的書卷好好儲藏,絕對不會隨意拿給他人看。

除非是友人來借觀,也得是在規定的時間歸還。

而且還得是關係達到了一定程度的朋友,普通的朋友是絕對沒有這個特權的。

所以,藏書閣一直都是儒生世家之中最為寶貴的存在,這是才學的傳承。

而此刻,戲煜竟然願意將自己家中所藏的書卷全部給他們掌管,甚至還可以隨意翻閱觀看,這是何等的恩寵?

現在兩人都在圖書館裡麵是孜孜不倦的準備讀書,然後就聽見了護衛來通報的聲音。

“許靖大人,許劭大人,門外有一位儒生求見。”

“不見不見!都什麼時候了,你且去將之請走,有事的話明日再見。”

那護衛一愣,然後站著不動了。

許靖頓時麵露不悅,“怎麼了?我說的話不管用?”

“不不不,”護衛連忙苦笑道:“那儒生似乎早知道二位大人會拒絕,說了,若是拒絕的話,就說他是琅琊人士,如今也在這帛書之中,所以覺得奇怪來借帛書一觀!”

帛書?

許靖頓時愣住了,然後對護衛說道:“那如此,你先去請典韋將軍過來,然後去請郭嘉軍師,若是沒有什麼彆的事情,就切莫要驚動了大人。”

“是!”

護衛去請了典韋和郭嘉,不一會兩人就結伴到了門口,這個時間,戲煜的確已經是睡覺了,就算是沒睡覺,估計也在去睡覺的路上。

基本上是不會出門的。

彆看戲大人仁德無雙,智計過人,一旦到了夜晚,他就會以不加班為由,堅決不出來活動,偶爾出來也是買什麼……“宵夜”。

典韋一來,就看到一個身穿月白色衣袍的儒生站在門口,氣不打一處來,本來他都已經打算在門口小憩一下了,今天是夜班,盯梢就挺累的,結果還被人打擾。

“你就是要看帛書的人啊?”

諸葛亮聽到了這洪亮的聲音,笑著轉頭過來,鞠躬一拜,就看到了一個年輕人,黑衣,長發,不戴冠,飄然若仙。

於是諸葛亮頓時就愣了一下,此人如此外貌,氣度不凡,恐怕就是那寫出眾裡尋他千百度的佳句之人。

主要是,此人的氣質比較符合。

“在下,來求帛書一觀。”

典韋大手一揮,“千金,有沒有?”

“沒有。”

“那你看什麼看!”

“用我們家先生的話,我佛不渡窮逼!”

雖然典韋也不知道佛是什麼,但是寺廟信奉的神靈應該就是所謂的佛了。

諸葛亮愣了一下,然後忽然咧嘴笑了起來。

挺有意思的話。

“我聽聞,戲大人所說的是,若是能夠對徐州做出貢獻,便可觀帛書。”

典韋愣了一下,貢獻?我都不認識你你有個毛線的貢獻,貢獻難道不是錢嗎?

郭嘉執禮而拜,柔聲問道:“敢問閣下,何為貢獻?”

諸葛亮回了一禮,淡淡的說道:“我有內政之良策,可令今年徐州豐收!”

這話說出來,典韋都不信。

“你說這個,我家先生也有。”

郭嘉笑了笑,再次一拜,“在下願聞其詳。”

諸葛亮說道:“如今徐州之中,三派歸附於戲大人,人手與名望都已經足夠了,農耕用具經過了之前的改良,自然也無需損害,但徐州並非是兗州,軍民屯田之策,未必是最好。”

“應當,以百姓為村組,十三戶,乃至二十戶為一組,互相幫襯,規劃農田,將下邳到小沛之地,荒地耕種,停靠在糧站四周,而秋收之糧,便可直接歸入沿途糧站,多餘的便運往糧倉,如此一來,軍備規整也可完成,糧草也先行。”

“而今年乃是大旱之年,唯有中旬有雨季,若是可觀測到雨季來臨幾天,自然就可避開禍亂,所得必定頗豐。”

郭嘉愣了一下,“閣下,還會觀測天象?”

諸葛亮還沒開口,他旁邊的小子諸葛逸就說話了,“我家先生!乃是曠世奇才!不光會看天象,還可看天命,陰陽,五行!”

這麼玄?

典韋撓了撓頭,轉過去看向郭嘉,“您會嗎?”

“我不會。”

郭嘉搖了搖頭。

諸葛亮負手而立,腰板挺直,胸膛也挺了起來,一看就是十分自信。

“這,可算貢獻?”

諸葛亮問道。

郭嘉點了點頭,“算。”

“但,農耕之事,事無巨細都需要親力親為,若是光憑一篇策論,是難以決斷的,先生可願留下來輔佐徐州?”

諸葛亮嘴角上揚,微微一笑,他來這裡並不是求官來的,隻是對戲煜感興趣,如今見到了,卻也覺得除了出塵一些,似乎……還是儒生的模樣。

怎麼說呢……

有點失望。

“我先看看帛書再說。”

典韋咋舌道:“嗨呀,看就看嘛,跟我進去,許家那倆老頭肯定寫了一些了。”

他們散人到了內堂,叫許靖和許劭拿出了帛書放在諸葛亮麵前。

他一看就來了興趣。

這的確是記載了很多名人,其中第三個位置,便是他諸葛孔明。

其上寫道:足智多謀,善於處理內政,懂屯田之策,懂天文地理,博覽群書深諳兵法,可為軍政之才,王佐之才,才氣之高,當世難有人出其右,唯有襄陽龐統,潁川郭嘉,荀彧,賈詡可與之相媲美。

其人未曾入仕,如今身在徐州,若是尋訪可知其貌,但卻難以請得出山,今年不過,一十六歲。

除他之外,還有龐統,魏延,鞠義,魯肅等人……

簡直是一份無比精細的表。

“這……”

諸葛亮頓時傻了眼了,“這是何人所寫?!為何能知曉我之所在!這簡直是……”

“我不曾向人透露過去向,而襄陽龐統,這江東魯肅,為何都是……不可能啊!!我之住所為人所窺!”

郭嘉頓時笑道:“此帛書上所寫,隻有諸葛亮懂天文地理,除此之外,其餘人隻是初學此道,這麼說來,你就是孔明?”

諸葛亮頓時點頭,然後一把握住了郭嘉的手,神情頗為激動:“大人!你,你是怎麼知曉在下的過往的?”

???’

郭嘉被抓著手,渾身不自在,而且諸葛亮湊得很近,白嫩的麵容幾乎湊得很近,兩人尷尬的對視了片刻,然後聽見了典韋的話。

“不……不是我!!孔明你鎮定一些!”

郭嘉咋舌道,“在下乃是潁川郭奉孝,不明白你在說什麼,或許等你見到戲奉義那小子,才會知道結果吧!”

諸葛亮驚訝道:“你不是戲大人!?”

郭嘉一愣,“我從未說過我是啊?!”

“快!快帶我去見大人!”

能夠如此精準說出許多人才所在之地,這個人絕對不簡單,簡直,如同神話中人俯瞰世間,難不成當真是天上文曲下凡嗎?

這可就怪了。

“大人,大人睡了,明日再去。”

典韋有點不自然的看了孔明一眼,心裡道這諸葛亮,還真是失禮。

諸葛亮回頭對許靖和許劭兩兄弟說道:“兩位先生,此帛書事關重大,已經賣出去多少了?”

“隻賣給了元龍,而他們則是給徐州儒生看了不少,但應當不超過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