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七一章 劉備:我有些想念二弟三弟了(1 / 2)

戲煜轉頭,看著身後小跑而來的曹操,淡然一笑。

“此番封詔之事,算是為兄的不是了!”

進到身前,曹操咧嘴朝著戲煜笑了一聲。

戲煜以往的功勞明眼可見,僅僅隻是身居大司農一職,整個許昌連帶著兗、徐二州,糧食從未有過欠收。

改進紙張一物,於各地通商,至如今,朝廷收入一直頗豐。

不僅如此,戲煜此前遣輜重營在宛城相救自己的事,才過去多久。

這些種種,戲煜卻從未放在心上。

按理來說,諫言封詔戲煜的事情,本該是要他來向天子奏請的。

但他一直沒有表示。

今日,那楊彪倒是先他一步。

對方的用意,曹操自然明白。

眼下追上來致歉,他便是擔心戲煜多想。

無論如何,戲煜對他的幫助,從始至終曹操都一直記在心底的。

“兄長何須如此,煜對此事,並不在意!”

這功夫兩人並肩而行,曹操下意識想伸手搭在戲煜肩上,顯示親密,隻是兩者的身形多少有些差距。

他舉了舉手,想要輕易將手臂搭在戲煜肩上的話多少有些吃力。

回過神,曹操反倒身手拉住了戲煜的右臂。

兩者把臂同行。

對於曹操顯示親密的舉動,戲煜雖然心裡有些抵觸,但這功夫終究還是忍住了。

若是此番將曹操甩開的話,或許在外人看來,必然是因為今日封詔之事使得兩人產生嫌隙了。

但到如今,戲煜覺得和老曹共事還算是可以。

“對了,後日便是中秋時節,此番奉義又恰逢喜事,吾以中秋之日,在府上為奉義大擺筵席,奉義覺得如何?”

曹操抬頭朝著遠處看了一眼,隨口笑著說了一句。

聽道這話,戲煜明了,點了點頭。

“聽兄長的!”

兩人相視而笑,這功夫在外人看來,自然是親密無間。

身後不遠處的荀彧鬆了口氣。

程昱等人倒也跟著笑了笑,戲誌才抿了抿嘴。

遠處,石階之上的大殿之前,劉協眼神眺望。

這功夫看到戲煜和曹操兩者又走到了一起,眉間忍不住便蹙了蹙。

“楊公,看見了嗎?”

“陛下何須擔心,有些事情不能隻看表麵,今日之事,且等日後再看!”

楊彪笑了笑,陛下終究是太過年輕了。

有些事情那裡是那麼容易就能表現出來的。

今日戲煜接下了這太尉之職,未來的一切便注定有些不一樣了。

有些事情,隻需要靜靜的等著便是。

便如煮茶一般,水終究會沸,而茶香,到了時候自然會彌漫而出。

“陛下,自今日之後,老臣所能助你的便不多了!”

這功夫楊彪朝著劉協看了一眼,自今日之後,他明麵上和這朝堂便再難有乾係了。

他也不會在出仕了。

這朝堂之上的事情,他便再也無法參與。

不過,如今的陛下倒也成長了不少。

未來這大漢到底會走向何方,他也看不清。

“楊公!”

劉協朝著楊彪看了一眼。

對於楊彪的說法,他也明白,今日楊彪以退為進,曹操未曾發出一言。

而他們的目的也達到了。

至於能不能將戲煜拉到自己的身邊,就看他日後自己的做法了。

楊彪隻能隱匿於幕後了。

“楊公,正如您所說,您覺得除了戲煜,這天下還有何人能相助與我!”

劉協這功夫有些迫不及待。

一大步已經走出來了,能離間曹操和戲煜之間的關係最好,若是能將戲煜拉到自己這一邊,那是更為美妙的事情。

但,這事情還需要去籌謀。

而如今,除了戲煜,他還需要更多的人。

想要重振這大漢的江山,他需要太多的幫手了。

“陛下忘了你那一位皇叔了嗎?”

聽到劉協發問,這功夫楊彪到也沒有絲毫猶豫。

對於他來說,大漢若是能夠延續的更久,對他自然是再好不過的事情。

而劉備,現如今雖然在許昌之內不溫不火,不顯山不漏水。

但,正因為如此,此人才會被楊彪放在心上。

能在如此局麵下隱忍下來,此人便不可小覷。

“陛下,劉備此人以吾觀之,其能力或許並未顯現,相較於曹操來說,此人的能力可能並不差!”

“陛下若是能用得好此人,對於陛下自有助益!”

該說的都已經說了,楊彪朝著劉協躬了躬手,隨即在劉協的目送下開始朝宮門外而行。

看這楊彪的身形漸行漸遠,劉協忍不住深吸了一口氣。

他轉頭朝著邊上的近侍看了一眼。

“去召皇叔入宮,就說朕和其有要事相商!”

……

從宮城出來之後,戲煜和曹操告彆了一聲,開始轉道折返回家。

這功夫等在宮外的典韋、趙雲自然而然的便跟在了戲煜身後。

曹操頓足在原地,目光看著戲煜身影漸行漸遠,額間輕皺。

大概十息左右,曹操將目光收了回來,轉道領著荀彧等一乾人直奔許昌衙署。

戲誌才身影,亦在其中。

另一邊,回程的戲煜堪堪走了幾步,這功夫邊上的典韋和趙雲臉上的神情便已然遮蓋不住的興奮。

“先生,我剛才在宮門外聽說你被天子加封為太尉,順帶著封侯了!”

典韋臉上洋溢著喜悅,邊上的趙雲同樣一臉笑意。

戲煜朝著兩人點了點頭,沒有多說什麼。

典韋這功夫卻也按捺不住:“太尉啊,這可是大漢的三公之一,先生現在可算是除了陛下權勢最為頂尖的人了!”

“權勢與我於浮雲!”

這話不是故意這般說,而是自從當了大漢的大司農之後,戲煜心裡便是這般想的。

所為的權勢對於他來說,並沒有太多的作用。

他所看的和這個時代的人看的多少是有些不一樣的。

或許一開始,他也隻是想安穩,但這幾年戰亂下來,他心裡已然有了些許的改變。

各地戰亂,北方各地十室九空。

有些地方餓殍遍地,荒骨露於野,一開始在戲煜心裡,那不過是描述在史書上的短短幾行字罷了!

但等到親眼看到那些場景的時候,一個人的心裡有怎麼能沒有絲毫的感觸。

更何況,他前世還是身處於一個極為開明的時代。

有些事情,人類很容易引起共情,戲煜也是一樣的。

從創造出曲轅犁開始,在到水車,改良造紙術。

他既然有能力推進這個時代的發展,那為何不去做呢!

如果隻是為了自己的安逸,去庸庸碌碌的度過這一生,其實也就是那樣。

提出興辦學校便是如是。

他需要一群人,一群跟著他誌同道合,去改變這個時代的人。

也許這樣的人裡有曹操,有劉備,亦或者有更多的人。

戲煜並不清楚,眼下隻能走一步看一步。

從他的影響力開始在大漢遍及的時候,原本的曆史軌道便開始產生了偏移。

這一點點微小的偏移,在時間線的拉長下,過兩千年誰能知道會變成如何呢!

封侯拜公,戲煜並不看重。

邊上的趙雲能看出來,自家先生對於今日之事,似乎確實不是太過看重。

隻是,對於趙雲來說,這確實一件值得慶賀的事。

至少,先生走出了一步。

不管是他,還是典韋,黃忠,他們這些人都是跟隨先生的,先生的職位變化,對於他們自然是有所助益的。

至少,先生掛著太尉的職稱後。

現如今的輜重營便能名正言順的掛靠在太尉麾下,若是戲煜願意的話,甚至有能力直接脫離曹軍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