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二章 難道真的要姐姐主動嗎?(1 / 2)

給孫乾叮囑完之後,劉備打算此行就帶著糜竺等人。

許縣之行,無有退路。

劉備覺得自己不能帶著關張二人,留著關羽、張飛在外麵的話,日後終究是能給自己留一條後路。

而孫乾不同於糜竺。

糜家本來就是商賈,劉備此行去許縣,不管是與人打交道,還是其他事情,這方麵終究是需要操持的。

而糜家則是不二人選。

一眾人對於劉備的決議並沒有太大的意見。

張飛雖然心裡有些不爽,但劉備已然下定決心,他倒也沒再說什麼。

劉備這邊決定跟著來使前往許縣的時候。

此刻身處於的許縣之內的戲煜,倒是生出來了新的想法。

許縣要建都,不管是城牆還是工程,這事情不是一眨眼就能完工的。

先秦時候的鹹陽城便是連年都在建造的,如果的許縣身為未來的一國之都,自然也是同樣的道理。

隨著曹操的勢力開始擴張,許縣的建築也自然也要跟著擴大規模。

帝都的規劃,一開始便是照著當年的雒陽城的規模建造的。

如今邁入深冬,工事暫且停止。

而隨著如今的紙張已經推廣的差不多了,戲煜原本心中的想法便也跟著冒了出來。

在大漢興辦學校。

這個時代,世家的影響力終究是太過強了。

想要打破世家的影響力,那麼最直接便是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世家的影響,從光武時期便已然成型了。

究其根本,無外乎,詩書傳家。

無論是從春秋開始,亦或者到先秦。

識字的多寡,讀書的多少,便開始決定一個人的地位。

平民百姓根本沒有接觸書籍的途徑。

先前用竹簡記載文字,流傳下來的東西本來就不是很廣。

而大多數的書籍都被世家所掌控著。

而那些落魄起來的寒門,其祖上自然也是闊綽過的。

寒門雖然比不上所謂的世家,但終究還是能留下來一些底蘊的。

如戲煜、戲誌才等人。

祖上雖然落寞了,但是自小讀書識字,拜師都不是什麼太大的問題。

而平民百姓,則是連識字的途徑都沒有。

寒門與世家的區彆,在於家族的底蘊。

現如今,紙張已經推廣開來,而紙張本身的作用,便是記載文字。

紙張被推廣了開來,文字便也跟著推廣。

興辦學校,對於這個時代來說,不是什麼稀奇的事情。

先秦之時,齊國便興建稷下學宮。

學校於學宮之間,並沒有太大的差彆。

唯一不一樣的,隻是招收而來的學子。

戲煜打算創辦學校,自然不是給世家、貴族所修建的,其目的,本身就是想要給平民百姓一個能讀書的機會。

“阿煜打算修建學校?”

“如當年的稷下學宮一般嗎?”

聽到戲煜想法的戲誌才並沒有太多的意外。

對於這事情,戲誌才也是頗為讚成的,眼下這個時候,創辦學宮之類,倒也合適。

“並非是如學宮一般,我想建立的學校,其目的在於給天下百姓一個讀書識字,明悟道理的機會!”

“我欲廣招天下學子,不計較出身,世家子弟也好,農家子弟也罷!”

“入學,皆為同等!”

朝著戲誌才說出了自己的想法,戲煜長舒了一口氣。

是時候了,想要改變這個時代,僅僅靠他一個人需要耗費的時間太長了。

而最為直接的,便是培養更多的人才,以這些人的能力去改變這個時代。

推動曆史進程的發展。

“你有如此想法,為兄自然是讚成的!”

戲誌才點了點頭,隨即繼續到:“主公那邊,到時候我和你一同去說!”

戲煜想要創辦學校的想法很快便在許縣之內宣傳了開來。

對於學宮,整個許縣上層自然是沒有太多的抵觸的。

但,讓那些世家貴族抵觸的是。

戲煜竟然打算招收那些普通平民。

這是世家無法容忍的。

自先秦之時,書籍,讀書的權利等等都是掌控在世家貴族手裡。

紙張大規模的出現已經讓這些世家有所警惕。

現如今戲煜有想要將詩書禮樂交給那些平民,這是世家所無法容忍的事情。

戲煜此舉,對於那些世家來說,就如同在撅他們的根。

……

這消息傳出來兩天之後,世家儒林之內,戲煜的風評一路轉低,就像是對方犯了天大的忌諱一般。

戲煜對此並不在意,他既然提出創辦學校的想法,便算是認定了,沒有人能夠阻擋他的想法。

便是曹操也不行。

然而曹操聽到這消息,倒是沒有第一時間有所表態。

漢宮之內,劉協對此也沒有太多的看法。

“戲卿願意創辦學校,並非是壞事,太尉為何如此抵觸?”

聽到戲煜要創辦學校的想法之後,楊彪等人自然是有極大的意見的。

“陛下,孔子雲,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這是先輩們留下來的道理,那些平白百姓若是都讀書識字的話,必然會生出太多的想法!”

“以臣看來,戲煜此舉,無外乎是想要挖我大漢之根基也!”

楊彪將戲煜創辦學校的想法誇大其詞,又搬出孔子論語之中的說法。

聽到這話的劉協,也開始有些拿捏不準。

“太尉,此前你不是主張讓朕去拉攏戲卿嗎?為何此時要如此反對?”

劉協皺眉,戲煜如今才剛剛提出想法,按道理來說,他現在應該是要站在戲煜的立場上的。

但現在,楊彪等人卻僅僅隻是因為學校的事情,便如此反駁。

日後,又如何能夠拉攏戲煜?

平民百姓識字,是在挖大漢的根基。

劉協終究不是三歲孩童,這天下識字的人雖然不多,但那些袞袞諸公,李傕,郭汜等人。

哪一個又是一心為這大漢著想的。

“陛下,一碼歸一碼!”

楊彪出聲。

拉攏戲煜的想法是沒錯的,但同樣的,興建學校這事情,自然也不是小事。

若是天下的百姓都識字的話,世家本身的優越感,便會隨之越來越薄弱。

這是於家族極為要緊之事,楊彪等人自然是一萬個反對的。

……

許縣世家們對於學校的想法極為抵觸,連帶著對於戲煜的看法也開始跟著變化。

戲煜對此並不在意,而另一邊收到消息的蔡琰,則是稍微有些意外。

“先生要創辦學校的想法,我覺得倒是挺有道理的!”

已經從曹府搬遷出來的蔡琰,聽到便上甘梅說起戲煜的想法之後,下意識便有些讚成。

她家裡的藏書並不少,當年蔡邕身為大儒,走到哪裡都要帶著他的藏書。

她的父親對於這些藏書有多看重,蔡琰心中在明白不過了。

隻是,如今蔡邕已經逝去。

這些藏書雖然在這裡,但是它的作用卻已然微乎其微了。

書本身就是需要流傳,讓人去觀看的。

一直藏在那裡,自然便失去了它存在的意義。

“先生既然要創辦學校,想來必然是需要一些古籍之類的東西,我現在什麼也沒有,先父留下來的書籍倒是不少。”

“若是先生不嫌棄的話,我願意將家裡的藏書都送與先生創辦的學校。”

蔡琰朝著甘梅說出了自己的想法。

聽到這話的後者,稍微有些訝異,緊跟著甘梅的目光看著蔡琰心理便升起了一股對戲煜的幽怨。

這兩人之間的關係都已經挑明了。

為了避諱關係,蔡琰甚至於都從曹府之內搬出來了。

結果,因為遷都的事情,戲煜倒像是忘了兩人之間的事情一樣。

眼下看到蔡琰如此支持自家夫君,邊上甘梅都有些不忍。

戲奉義他,做得有些過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