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跪下來見禮,有些惶恐。
些微自閉的水生看起來卻更平靜,“草民叩見皇上。”
康熙點頭讓他們坐著說,“辰兒叫你們來的,就是私底下一聚,不必拘禮。”
胤禩:您以前和大臣們私下相處比較隨意,但也沒有這樣啊。
蘇辰低頭找出來自己剛才下水時摘下來的荷包,從裡麵摸出一個水晶透明的比筷子略粗的東西。
“阿瑪,我還要給你看看這個。”
康熙拿過來看了看,這東西扁扁的,一頭兒細小銀色,更長的一邊是個玻璃柱,上有一個個小格兒,格子的下麵標著阿拉伯數字。
“這是什麼東西?”
蘇辰道:“溫度計。我聽說水銀能夠隨著溫度的上升發生流動性,就讓水生試著做了個能夠計溫的東西,把這個夾在腋下,過個半刻鐘的時間取出,這個水銀就會跑到相應的刻度上。正常人是一個溫度,發熱的人又是一個溫度,讓太醫們多找幾個病人和正常人試試,我們就能劃定一個正常健康人的溫度和病人的溫度了。”
康熙拿著溫度計翻看了一二,點頭笑道:“雖然是機巧,但的確是能方便人。”
他也是個實驗達人,馬上就把溫度計交給梁九功,讓他送到太醫院給當值的太醫測驗測驗,然後帶著結果過來。
看完了這個,康熙才問兒子:“還有什麼好東西叫阿瑪看得沒?”
蘇辰便指向對麵拘謹坐著的兩人,“一位研製出治療瘧疾的有效驗方的大醫,一位什麼稀奇古怪東西都能造出來的發明家,阿瑪,您不覺得他們倆才是最好的?”
康熙笑了笑,很是大方:“說吧,想給他們求什麼?”
蘇辰:“也不是求什麼。阿瑪還記得薩利安說過的那個因為學術研究,被英國女王封了爵位的牛頓嗎?”
要個爵位啊。
按說不算是什麼,那種空有頭銜的爵位,他哪年不給親戚們分封幾個的?隻是兩個平民,若說因為他們一個研製出瘧疾驗方一個就弄個溫度計,給他們封個爵位,恐怕會有很多大臣阻撓。
當然,這個阻撓對於現在的康熙來說,也不會是多頭疼的事情。
而是他覺得這二人的所作所為不太值一個爵位。
先前封那陳挺的先祖一個公的爵位,是因為糧食關係國本安全,且又不是直接封陳挺、若現在再加封兩個平民爵位,八旗中會有很多人心生不滿的。
蘇辰看阿瑪猶豫,就知道想像歐美國家那樣通過國家封爵鼓勵理工科人才的想法不太好實現。
“阿瑪,爵位不行的話,能不能設立一個國士院?隻要有所發明創造的人,都封他們為國士,等級可以再細分,但最低一級的國士也可以享受等同九品官員的俸祿待遇。”
他緊跟著改變策略,另設一個原先沒有的封賞,應該不會引起那麼大反對的聲浪了吧。
康熙想了想就同意了:“這件事,你來辦。不過,先給朕寫個條陳來。”
蘇辰馬上順竿爬:“阿瑪,我寫條陳之前,您是不是應該先把國士院的衙門給定好地點?”
康熙笑罵道:“臭小子,你還擔心朕食言?好好寫你的條陳,國士院的衙門,回去了就給你找。”
蘇辰哦耶一聲,對張琰和水生道:“還不快謝謝皇上。”
二人:---
從凳子上起來:“謝主隆恩。”
接下來便是純純的燒烤時間,張琰和水生是吃飽了才走的,回去的路上對於王爺給他們爭取的特彆官職,才算有了些真實感。
其實這種不經科舉考試入仕的特彆官員,向來被正經大臣們看不起的,以往的朝廷不是沒有例子,而這種官員一般都會隨著設立這種官員的皇帝不在了消失在官衙體係中。
張琰就不是多積極的,他還怕以後成了國士院的人,會沒有以前的自由。
“水生,你想不想當王爺說的這個官?”張琰問隻管靜靜走路的同伴,這個小孩年紀一點點卻跟個老頭兒似的悶悶。
水生轉頭看他一眼,“王爺特地給咱們爭取的,為什麼不想當?”
張琰:好吧,剛才吃燒烤的時候就看出來了,你是王爺的吹吹。
---
晚上,養心殿燈火通明,蘇辰趴在書桌上把國士分為幾個等級、俸祿要求這些寫完,就把紙推給一邊的保成。
保成現在的公文寫得比他的漂亮,蘇辰特地去毓慶宮把他給薅出來的。
保成還有阿瑪給布置的某一年山西的救災作業,正埋頭寫著,看到他哥給推來的東西,拿起來一瞧,滿心隻有震驚。
“哥,一級國士院的國士,每年享等同三品大員的俸祿?”
另一邊坐在小書桌旁寫作業的胤禛也抬起頭。
蘇辰抓了把瓜子,“這還不算太多吧。宗室裡每年那麼多吃閒飯的君王、王爺都是二三品大員的俸祿水平,用這個水平養一批有益國家的人不是更值得?”
而且,他還打算再設幾個科技發明獎,名字他都想好了,就叫辰保獎,如果能維持下來這個獎,諾貝爾獎什麼的都是弟弟。
保成提醒他哥:“這樣可能會扯皮比較長的時間,尤其是出銀子的戶部,他們一定會竭力反對的。”
蘇辰道:“那到時候我去上朝,咱們兩個一起跟戶部的吵。戶部的最好同意,我還有個設立中央銀行整頓朝廷財政的主意沒有跟阿瑪說呢。”
“中央銀行一立,戶部的官員能裁掉一半。”
保成無奈的搖搖頭,他哥這不是明晃晃的威脅嗎?
蘇辰說道:“我就是先提醒他一聲,不過保成啊,用銀行來整頓如今已經遍地開花的錢莊、貨幣,是必須行動的一步。我懶,腦子又不夠,到時候你來辦啊。”
這是威脅了人還要繼續乾的節奏。
保成第一次覺得他哥有點不要臉,但誰讓這是自家哥,而且他覺得哥這個想法是有利於朝廷方方麵麵的,可以乾。
於是等他寫完條陳,再加上已經寫完作業的胤禛,兄弟三個把以後中央銀行的各項職能說著添著,然後寫了滿滿一張紙。
回頭一看,許多是戶部門下的事,的確都要歸到中央銀行了。
還有工部。
戶部的寶泉局和工部的寶源局負責鑄幣,如果以後錢幣的發行都歸中央銀行,他們兩家隻怕會當場哭出來。
但把許多職能分出來之後,朝廷的財政果然也清晰明了很多。
比如設置在各地的錢局,現在中央朝廷沒有一個統一的管理的衙門,這個能管一些那個也能管一些,其中造成的重複貪汙和浪費連阿瑪都頭疼。
蘇辰說話算話,第二天早晨的自習就請了假,跑去和保成一起站班。
辰親王來站班了,裕親王很親切地招呼小侄子:“下朝之後,跟皇叔出去玩?”
蘇辰弄個皇家學院也算是把他自己框裡麵了,現在上學的人多,老師們都堅持不給皇子開後門,於是他請假根本不像是以前那樣容易。
站班還算是正當理由,又是耽誤的早自習,可如果是跑出去玩,張先生、沈先生很可能會給他一手板炒肉。
蘇辰道:“皇叔,那你替我去請假。”
裕親王擺手,“那還是算了,你好好讀書去。”
宗人府裡有個官兒被聘到皇家書院教家法,那家夥還是鑲藍旗旗主,特彆能念叨,他才不去觸那個黴頭呢。
兩人竊竊私語沒一會兒,梁九功一聲高聲通報:“皇上駕到!”
這一天的聽政正式拉開序幕。
議題包括:巡幸江南事宜;蒙古那些南下的奶製品稅收若乾問題;準噶爾部前來朝貢者人員太多一路□□破壞內地秩序;黑龍江建城的一些資金糧草運送情況等。
坐在龍椅上的康熙對寧古塔將軍巴海不能積極響應朝廷工作非常不滿,有將其革職之意,內閣一位大學士出來替巴海求情,康熙不置可否。
之後是噶爾丹派了很多人入京朝貢卻在沿途騷擾百姓的事,上奏彈劾此事的不止三兩個官員,且都有包含具體人名的實證舉出。
蘇辰一直知道他阿瑪平定朝廷的措施遠還沒有結束,二十七年之後要開始鎮壓噶爾丹的反叛,卻沒想到這麼早噶爾丹就在蹦躂了。
而他和保成弄得那個議定國士院的條陳,在這些事情跟前根本不算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