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9章 要打臉也要先打ESPN的(今天萬字爆發哈~)(1 / 2)

籃壇紫鋒 紫鋒01 9177 字 2個月前

而你還真彆說,樂福這一招起了奇效了。

因為他今天的三分球命中率,十分的高,粗略一看,接近60%!或許後麵會下降,不過就現在來看,很是驚人!本賽季算是凱文樂福三分球基本大成的一年,場均6次左右的出手,卻命中率高達37%以上!這對於一個208cm的大個子來講,幾乎等同於優質射手級彆!

且他的場均三分球出手次數,也算是達到了一個內線球員的巔峰上,你要知道就算是德克諾維茨基,那生涯最高也沒有5+單賽季三分球場均出手過。所以樂福這個家夥對於三分球的執念,到達了傳統說法中“軟蛋內線”的新次元。

如果這是21世紀初或者90年代,這種打法,隻會從頭到尾被人嘲諷,被人鄙視。

不過現在是“新時代”了,聯盟的方向,規則的改變,都對這類人放寬了要求。

身上的標簽和從“軟蛋”變成了“新時代內線”“具備優秀射程的內線”“空間型內線”等等。這種風向轉換之快,恐怕是以前那些打球的球員,難以想象的。不過現在還是13-14賽季,還沒有所謂的“空間型內線”的標準稱呼,所以樂福這種做法,還是有點超強。

但是,很快,他就將是時代引領著了。

而加速催化的人,不是彆人,正是湖人隊的中鋒,唐潛。

“操蛋!”唐潛看到樂福又丟進了一個三分球,忍不住罵道,不過樂福本場比賽是鐵了心要在外線謀生存了,因此不管唐潛怎麼挑釁,他也儘量不去內線挑戰。這樣一來,湖人隊就需要有人拉出去才行,否則給樂福投空位三分,這不是什麼理智的事情。

“燙,要不我防出去吧,隻是我出去後就沒法再回來了。”薩克雷心一橫,開口說道。畢竟作為七尺大個,他離開內線,就等於完全放棄了長處,放棄了數據。其實湖人隊最好的內線擴防者應該是唐潛,但薩克雷如果留在內線,那就等於放棄了籃板球,這樣對於眼下這支湖人來講,絕對弊大於利。

唐潛看了薩克雷一眼,道:“這樣犧牲可是很大的,羅波特,你確定自己想清楚了嗎?”

與其事後後悔,還不如一口氣就說開了,免得到時候心生不快。

“燙,我想清楚了,沒事,如果沒有你,我現在根本連上場的機會都沒有呢。”羅波特薩克雷道:“我很清楚自己是什麼樣的實力和能力,所以為了能夠在聯盟中多留幾年,我願意去乾這些活計,即便是它沒有數據也無所謂。”

唐潛聽到薩克雷這麼說,心頭也是一暖,道:“放心,相比那些人,我其實更加欣賞你,而且我們兩人更搭不是麼?”如果真有一個球員願意去心甘情願幫忙頂人擋人乃至是外線補防和擴防,那麼對於主內線來說,將是一個巨大的好事。

因為這就意味著他的精力可以集中,無需分心和旁騖。

也不會因為常常被調出去而數據下降,起不到防守核心的作用。

關鍵是這種人,十分難得,能進入nba的都是少年天才,心高氣傲之輩,誰不想要多刷點數據然後混個大合同,混點大出境?讓我去純粹做苦力打下手,還是那種連基礎數據都拿不到的“最低級苦力”,你當我是傻子嗎?

人都是有欲望和心氣的,所以這種“心甘情願”,最是難求。

未來有很多人就比較聰明,選擇了這條路,而且因為聯盟全麵進入“大溢價時代”所以同樣得到了不菲的薪水和報酬。其中的一個代表人物就是特裡斯坦湯普森,像他這種場均8+8或者場均8+9的藍領,依然拿到了接近2000萬一年的巨額薪水,同樣數據差不多的特伊隆希爾,14年nba生涯總共才拿到5000萬出頭的薪水。布朗也差不多,15年生涯一共約莫6000多萬美刀。這裡麵固然有詹姆斯的插手,不過也證明的一點,隻要搭配合適,普通藍領也有春天。

而唐潛現在就需要這樣的人,比特裡斯坦湯普森,特伊隆希爾,布朗更加不在乎數據的“純粹藍領苦力”。薩克雷身高七尺,體重270磅左右,絕對夠這個資格了。所以隻要他願意犧牲,唐潛未來身邊很需要這種人。

不然都不願意出去,就隻能他自己出去了,而他出去,那對於湖人隊來說,將是殺雞用牛刀,損失太大。投入和回報不成正比。

果不其然,在薩克雷主動擴防後,凱文樂福的三分球命中率開始急劇下降了,nba的大個子投三分球,大部分都是利用空間性和錯位投籃的。能夠像“諾天王”那樣顏亣射或者頂射的人,少之又少。樂福也明顯沒有這個本事,他投籃,需要一定的空擋和空位。

有人撲上來,還是7尺大個,他的遠射效率,隻能斷崖式滑坡。

當然,他也可以依靠自己的速度和爆發輕鬆過掉薩克雷,畢竟同樣是7尺中鋒,薩克雷是傳統類型,他沒有唐潛那種近乎於變態的速度和靈敏。所以在外線,樂福可以輕易過掉前者。

可問題是過掉了之後呢?他敢去內線嗎?如果不敢去內線出手,光是中遠距離急停跳投,這,凱文樂福可沒有這個自信。終歸2010年之後,中遠距離跳投,特彆是長距離2分,這被espn給打入了“低效得分手段”的行列。而且你真的打籃球你就知道,中距離比三分球更加難練,不是說你三分球越準,你中距離就同樣厲害,恰恰相反,nba曆史上很大一批三分神射手,他們的中距離都不怎麼樣,甚至遠遠不如三分球。

相比更加依靠肌肉記憶的三分球,中距離的出手情況更加複雜,需要掌握的點更多,麵對的防守壓迫也更強,這就是為什麼中距離大師,越來越少的原因了。見效慢,耗時長,得分還少,而這些恰恰都是三分球的練習強項。

見效快,耗時短,得分多,所以你可以看見聯盟中三分球射手越來越多,可詭異的是,中投強者越來越少,留下來的,都基本上是世紀初甚至是上個世紀的“老頭子”了。不過,凡事有利必有弊,三分球是比中距離容易練出來,也得分更多,殺傷力更強,可真正打到了季後賽,打到了白熱化,打到了肉搏戰時,三分球也遠比中距離容易遏製。

這點弊病,號稱是曆史最強三分球投射的“庫昊”都沒有解決,彆的人更加不用多想了。

除非你巔峰抱團,組多巨頭宇宙隊,否則比賽越升級,你麵對的防守壓力也會越升級,這樣三分球和中投的優劣,才會凸顯。否則原時空的勇士隊可能早就3連冠,成立新王朝了,完全沒有必要再招來“死神杜蘭特”。

趁著樂福被按了下來,科比連續強打命中,有了唐潛鎮守內線後,他進攻端才可以打得更加肆無忌憚。對位者凱文馬丁,差點被爆出屎來。這說法不夠文雅,可場麵上就是這樣,凱文馬丁一直都是防守很孱弱的“黑洞點”,就算是上個賽季的科比打他,那都是予取予求,輕而易舉的。毫不誇張的說,科比就是“凱文馬丁”終結者。原時空生涯對陣數據,科比接近場均30+5+6+2。馬丁呢?僅僅16+2+2。這還是算上了科比後麵跟腱撕裂的幾個賽季,否則生涯對陣數據,將會更加的恐怖。

這裡也要提一嘴,生涯對陣數據,要同位置才有參考性,至少常規賽是這樣。因為常規賽是很少出現長時間的錯位攻防的,這樣打球,太累,對於球隊和球員損耗太大,不利於應對nba整個82場的超長賽程。所以一切不是對位的球員,特彆是外線,常規賽對位數據,基本上沒有什麼參考性。除非你能做出一套完整的常規賽詳細對位截圖,不然這種對比,根本就是在對比你這個位置和對方那個位置的球員強弱而已。

然而很不幸,凱文馬丁就是主打的2號位,他的對位者,也就是科比。

所以這組對位數據,充滿了不可置疑的含金量。

整體對位數據超過馬丁一半,這在nba裡麵,連打爆都算是說輕了,隻能說是打出了屎來才貼切。而這個賽季的科比,可是全麵巔峰的超巔峰科比,打他更是輕鬆愉快,最後對位一打一,科比5投5中,用連得12分的表現,帶領湖人隊最後2分鐘反超比分。

森林狼隊主教練阿德爾曼叫了一個暫停,這個時候其實湖人隊已經占據了優勢。

不管是實際上還是心理上。

因為森林狼隊沒有人可以打最後的“關鍵球”和“收官球”。

而恰巧,湖人隊本賽季是打這種球,最強的球隊,沒有之一。

彆看他們有凱文樂福和凱文馬丁“雙凱組合”,這兩人本賽季的場均得分高達26+19+,最後五分鐘得分倆人也都上了2分,這已經算是不錯了。但湖人隊的科比呢?本賽季最後5分鐘得分為9分!這已經比當年的邁克爾喬丹還要誇張了!比他自己最強的賽季高了接近2分球!在這個數據統計裡麵,絕大部分都是用零點幾來計算差距,譬如杜蘭特本賽季為2分,譬如詹姆斯本賽季為8分。細數整個nba曆史,除去80年代以前沒有數據統計,能夠在這個數據上上4+的有幾個?屈指可數!去掉一些隻打了幾場比賽“渾水摸魚”的,從千禧年開始,僅僅13次,僅僅8人。其中科比獨占4席,詹皇獨占2席!

而能夠上5+場均的,新世紀到本賽季,一個都沒有,原時空也要16-17賽季才能出現。

所以科比這個數據,其一顯出了他的強橫,其二顯出了湖人隊的倚重,比拚這個數據,洛杉磯將是90年代以來,最強的一個。喬丹都不如。當然,這和湖人隊本賽季的打法有一定關係,可做到了就是做到了,森林狼和湖人隊硬咬最後時刻,從曆史數據上就落了絕對劣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