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不論,單就針對八大國字號電影製片廠這最大頭而言,現在機關內部推行分組負責製之後,每組認領下一到兩家電影製片廠,未來這些電影製片廠經營發展的好壞,直接跟這些分組認領乾部的政績掛鉤。
簡單一句話形容,那就是要讓自上而下的整個行業,都形成一種共榮辱、同命運,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態勢。
如此以來,機關大院內的乾部們人浮於事,人人爭相忙碌於在領導麵前做表現的土壤,無疑就被縮水到了最極致的小範圍之內。
以後無論是誰,想升職想拿高工資獎金,一切看實打實的業績指標說話。
不得不說,馬豐都上任後大力開始推行的這些舉措,直接是將文化部委這樣的機關大院公司化經營的理念,真的相當大膽相當驚人,完全是肩扛著如山重壓在逆水前行。
這樣的一種大刀闊斧機構工作機製革新,就即便文化部委這樣的清水衙門裡麵,那也是阻力重重,障礙重重。
畢竟都習慣了上班一份報,手邊一杯茶,悠哉悠哉間,就是浮生偷來半日閒的舒服工作環境,被一下子粗暴之極打了個粉碎,那些習慣了輕鬆悠哉日子之人,如何肯被人往腦袋上套起緊箍咒。
但好在的一點,馬豐都的空降上崗,是在一種相當微妙的境況之下,有著無數革命老同誌督促把關,又有更高層領導的鼎力支持。
所以儘管乍開始時,阻力很大,但高層關注度那也是空前之殷切。
至少馬豐都上任最初三個月的試崗期,像是廖組長這些位上級大乾部,那都是全力聽任馬豐都調遣的最強後盾支援力量。
有這些位的出馬勞頓,低下乾部領導們,就即便有人打算陽奉陰違,卻也得好好掂量一番究竟值當與否。
再說了,馬豐都所推行的這全套的工作機製,那可都是經由陸亦軒之手,借鑒了其上輩子近四十年記憶,摘取現代企業化管理製度之理念而成的完全成係統化先進管理理念。
陸亦軒當初向上級有關大領導舉薦妹夫馬豐都時,就是拋出了這樣一套成熟管理理念,才最終說服了上級大領導,下定決心拿了文化部委這個清水衙門來嘗試推行。
不過這些內情,外界可就沒什麼人能有資格知道了。
這是陸亦軒跟上級大領導之間的秘密約定,就是馬豐都本人,身為這套成熟管理製度的推行者,踐行者,那也是壓根不知道背後還有這般的秘密約定。
更加不知道,一旦他這新官三把火,真能在文化部委燒出了名堂之後,將會在其他的京城機關大院內部,引發怎樣一種裂變規模效應。
新官上任,馬豐都忙碌得腳不沾家,真是有點當年大禹治水,三過家門而不入的無奈。
當然,真相其實也沒那麼誇張,平常下班回家時間也就晚了些,往往都是夜裡十點往後才能回到家中。
陸亦軒這段時間同樣是忙碌得團團轉。
沒得辦法啊犧牲了妹夫馬豐都接手這麼一大攤的事情,他這個幕後黑手,必須得儘心做好謀士的工作,怎麼著也得幫扶著老馬搞順了文化部委大頭目,摘去頭銜前代理二字,才能不枉費這一番心機不是:,,,,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