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0章 指路明燈(2 / 2)

重生1977 步舞 4621 字 1個月前

為了不被內地的計生國策所影響,謝春瑩聽從了父母的規勸,已經正式移民香江,成了所謂的外藉人士。

陸亦軒同樣也是在父母規勸下,在香江有關當局的極力邀請下,也辦了移民香江的手續。

沒辦法,兩口子的移民之舉,實在也是因應工作與生活多方麵需求,為了有更多的方便自由,才變換了身份。

畢竟在當前的內地大形勢之下,有這麼一層洋皮在身,在好多事情都能減少不必要的麻煩纏身。

1987年的京城,城市麵貌可謂是日新月異。

最直觀不過就是,這座都城的城區範圍,比之建國之初,已經外擴了倍不至。

越來越多的高樓大廈拔地而起,走在京城街頭,街上的行人衣著打扮,也越來越色彩繽紛起來,再不是五六年前,街頭一眼望去幾乎全是工作藍、軍裝綠這般的單調。

街上的小汽車也是越來越多。

都城變堵城的跡象,同樣也是越來越明顯。

頭頂的天空,如今也漸漸不是那麼湛藍明亮,日常一重重灰霾籠罩當空的跡象,同樣也是越來越普遍。

小外甥的滿月酒在京城國貿大飯店包了席。

有日子沒見的馬豐都,一身的西服洋裝,見人就是咧嘴歡笑,那嘴巴真是快要咧成瓢了。

大妹亦雪抱著小外甥,一臉的幸福與母性光輝。

陸亦軒上前抱起小外甥逗弄了片刻,小家夥長得很敦實,隻要是有人逗弄,便咧開小嘴巴燦爛微笑,當真是格外招人喜歡。

酒宴現場高朋滿座,好多老熟人都紛紛亮了相。

這其中,最讓陸亦軒感慨的一票人馬,無疑就是大老王和華藝影視公司王氏兄弟,再還有馮褲子等等,這些位將來注定是要在華夏影視娛樂圈呼風喚雨的大佬精英人物。

都說物以類聚,人以群分。

什麼樣的圈子,吸納什麼樣的人才。

這話果然一點兒也不假呀去年裡,頑主這部片初戰不利,這群人滿懷希望要橫掃內地票房市場,可惜邯鄲學步的操作手法給了他們當頭一棒。

再後來,還是頑主在香江紅磡巨幕上映之後的火爆市場反應,給了內地市場足夠強大的信心。

於是年後二次推廣上市的頑主,這才真正實現了橫掃內地影視市場的夙願。

但即便如此,頑主在內地票房成績,也隻是爭了個同期第三,排在了紅高粱、秋菊打官司之後。

一畝大師憑借這兩部親自執導的新片,一舉奠定下其國內第五代導演第一人的名頭。

如今紅高梁與秋菊打官司被推薦去了幾個國際電影節,在國際上同樣也是成績斐然,連獲大獎。

這讓一畝大師的第五代導演帶頭大哥地位,無疑更加一錘定音,再難有能出其右者。

而今,最服氣一畝導演的,非屬大老王莫過。

不隻是大老王徹底認了輸,大老王身邊這個京城影視圈的小圈子,這一票未來江湖大佬們,那更是對一畝大師佩服得五體投地。

至於說對於陸大老板,像是大老王這些知道內情者,那已經絕對不隻是對陸大老板的佩服這麼簡單了。

在大老王眼裡,陸大老板已經成為他的人生指路明燈了:,,,,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