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關鍵是,如此操作的話,可以有一個讓外界傾聽內地聲音的渠道,一個讓外界見識內地影視圈同行們的藝術追求的渠道,至少說是,讓港澳台這些地區的華人,能夠有個更加深入了解內地的方式,而不是單純被動接受海外那些妖魔化內地的聲音。
越想越覺著這事情很有意義。
於是,將這想法,跟張鬆江部長提了下。
張鬆江部長當即也是敏銳意識到其中的深遠意義。
沒得說,這事情絕對值得去專門組織操作一番,這可是對外宣傳搶占輿論高地的最直接有效方式。
張鬆江部長甚至都等不及會議結束了,當即就拿出筆記本奮筆疾書起來,開始寫起了報告,打算會議結束就去向高層領導打報告。
眾所周知的原因,
七十年代末國家改開之前,內地的影視劇市場對外是完全封閉的。
僅有的一些外國影視作品,也基本都是五六十年代,來自蘇聯老大哥及其他一些社係陣營國家的作品。
而且,即便這些類型作品,那也是鳳毛麟角,稀有之極。
至於說港澳台、東南亞各國、北美西歐,來自這些地區的影視劇作品,那更加是屬於被嚴格封殺的資本主義世界大毒草。
沒辦法,時代如此。
即便眼下已經改開進行了三年有餘,在這一領域的諸多禁忌,也還不是誰想摒除便摒除得掉。
最起碼這引入海外影視藝術作品的步子,直到現在,也才隻是試探中悄然揭開了一個小角,這些都是很無奈的現實,時代的最大局限性所製約。
影視劇作品引入的事情國內已經在搞了,
但是這個國產影視劇走出去的事情,卻似乎源自內地業界的不自信,又或者其他原因製約,一直沒人提及。
張鬆江部長此刻被他一番話,仿佛一語驚醒夢中人般的反應。
說實話,看到這位這樣的反應,真的挺讓人傷感的……陸亦軒在傷感的一點,國家改開之初,國人普遍的一種心態,各行各業之間,真是無形之中都有些矮人三分的不自信啊!
這就好比,國外的月亮比國內圓這種論調,一度充斥成為某一時期的所謂主流思潮,這其實都是源自這種集體的潛意識不自信。
所謂的,人窮誌也短。
國家窮,國勢立不起來,一些個膝蓋骨天生偏軟的國人,自然有機會就去跪它的洋大爺洋主子們去了,正常。
尤其那些,所謂的精英階層,
依照上一世的節奏,再過些年,這個群體之中,最多的便是一個個擠破腦袋也得去國外哪怕嫁一外國糟老頭也要拿綠卡的舔奴,而等時間一晃到了新世紀,國內經濟強勢崛起之後,反過頭來又開始抱怨國家,為什麼不承認雙重國藉,為什麼不給他們這些海外遊子一個歸國發(賺)展(錢)機會。
這些,也都再正常不過。
沒辦法,能夠資格給自己臉上貼一精英階層標識,人家所為的追求,就是一個更好的個人發展天地。
至於說要留下來陪著一窮二白的祖國奮鬥四化建設……
這特麼關老娘鳥事啊!
上一世,國家改開四十年的整個進程,幾可說,幾乎就是一部所謂‘精英階層’海內外遷移風潮的變幻史。,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