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希望的火苗(2 / 2)

離開了這裡壓抑的氛圍,趙宏騎車子返回了自己的家。姐姐已經離開了,哥哥嫂子也下班回來了。一家人開始為坐一桌,隨便的聊著天,趙宏也把今天的所見所聞說了說,“現在社會的變化的有些太快了,好多的家庭都無法適應這種變化。麵對變化,無所適從,那麼這種變化會就到此為止嗎?顯然不是,那麼我們會不會也有可能碰到這種情況呢?”

哥哥和嫂子聽的有點若有所思,是的,再過幾年,幾乎所有的非壟斷行業的企業都會虧損,是堅持不懈與企業同存共亡,還是及早謀劃,君子不立危牆之下,可是哪裡是汪洋大海中的那片諾亞方舟啊?

趙宏看了看哥哥嫂子的表情,就知道他們也想到了許多。但是還是決定再點透一些。

“看看國外,工業發展的過程,一開始是百花齊放,大家都能掙錢,隨後就是生產的規模不斷擴大,結果東西開始降價,最先倒下的就是規模小的。隨後就是形成行業壟斷,哪些是最後剩下的?絕對沒有市區裡麵的化工廠的道理。從小我們的課本裡就有化工和冶煉必須是遠郊區而且還需要是下風區域。你在的那個小化工廠符合哪個?如果你也下崗了怎麼辦?”

哥哥有些不服氣的說,“我那是企業管理,都是專業的管理,如果不好了再換一個企業就是了。沒有什麼大不了的。”

嫂子也是有些點頭,是啊,現在大學生還是很少,專業的管理人員很少。如果出去了工作還是比較好找的,而且還是不低的工資,目前看確實沒有什麼問題。

趙宏知道這是目前人們普遍的認識,但是這也就是這幾年的情況,隨著95年大學生學費從幾百突然增加到了三四千元,擴招開始了,一開始還好,99之後幅度開始變得十分巨大,直接就是以前的接近50%速度上漲,兩年翻倍,對比哥哥上大學的時候全國60萬一年,後來增加到了600萬,直接就將大學生的含金量打落塵埃。可是這都是以後才會發生的事,不能說啊。怎麼說服哥哥呢?

趙宏又想了想,說到,“那你就每天看著企業效益慢慢下滑,一直等著,看著企業慢慢的消失。一點準備都不做麼?為什麼不去考研去大學裡麵當老師去了?每天工作輕鬆自由,時間有多想乾什麼也有時間和精力,而且還比較保險。大學生越多大學老師的日子就會越好過。又有老師同學,學生的各種各樣的資源。萬一以後你有什麼事情,也比在小工廠要好的多。”

哥哥也隻比趙宏大了7歲現在才剛剛28歲,經濟又沒有負擔了,為什麼不去爭取一次呢?趙宏的哥哥嫂子也是陷入了久久的沉思中。

嗯,不錯!這就是趙宏的目的,畢竟家裡學習最好的就是哥哥。讀書對他來說也是最好的上進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