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蜀王仙逝(1 / 2)

李瑾和淩風兩人一人一句說了很多,孩子們聽得很認真。

李瑾和淩風對辰郡的繁華充滿了懷念,而孩子們則是對過去的辰郡充滿了向往。

柯秀才便趁著這關頭考起幾個孩子,問他們,“你們覺得朝廷下令關閉各地關塞要道,禁止與彆國通商,你們覺得這於國於民是利大於弊,還是弊大於利?這便是你們遊學之路的第一個課業。”

幾個年紀大的在私塾上過學的開始討論起來,到了後麵爭執得越發厲害。

楊家幾個年紀小的意見就統一多了。

總之就是一句話,這樣特彆不好,因為這樣他們就看不見世子哥哥說的金頭發綠眼睛的外國人人,害了他們好不容易有機會來辰郡,卻見不到集市。

對他們特彆不好。

柯慕青聽著幾個小不點也試圖認真地勸說覺得利大於弊的表哥或者表叔們,還把那幾個大的說得嘴都不夠用了,柯慕青頓覺這一幕好好笑。

李瑾道,“當今是幼子靠太後一黨扶持登上的皇位,當今也非太後所生,母子間隔著的算計多了去了,太後當政,她怕我爹這些親王和彆國來往親密借勢謀反,故而才想出了這一招,下了一道禁止通商的令。”

柯德誠搖搖頭,道,“當今年幼,權勢旁落,若親王權勢壯大,與他國往來密切,確實威脅了皇權,朝廷不穩,戰事起,苦的是百姓。”

柯慕青一聽,在邊上接了句嘴,“現在百姓就不苦了?上頭坐著的不心疼百姓,下什麼令都是苦了百姓,維護的隻是皇家自己的利益罷了。”

說完柯慕青就發現柯秀才在瞪她,“爹,您瞪我也沒用,事實就是如此,做事不能光靠防和堵,也得疏,您瞧著這一堵一攔,就沒管過辰郡百姓的生存,再大的利在百姓利益麵前都是空話,百姓才是一國基礎,百姓興,國則興,百姓苦,國終亡。”

百姓過得不好,皇權也遲早要被掀翻。

曆朝曆代,皇位上都不知道換了多少姓。

說完柯慕青甩頭就領著幾個孩子去洗手去了。

李瑾看著柯慕青的背影好久,而後才回過神來,開口說了句,“楊大娘說得極是。”

李瑾長長歎了口氣,“太後今年壽誕要到了,各地都在準備獻壽,年年如此,大操大辦,京中永遠是一派鶯歌燕舞的景象,朝中文武百官仿佛看不見京城之外的亂象,太後壽誕前後,各地送上去的折子都審得比平日嚴格一些,若非獻禮祝壽的折子甚至都送不到京中去,半道上就被打了回去。”

柯慕青頓時明白李瑾的這聲歎息,這種割裂感真的會令人感到恐懼,仿佛他們生活的不是在同一個空間裡一般。

李瑾看到的是辰郡百姓的疾苦,可京中所看到的,隻是京中的一派繁華。

朝中眾人不是看不到京城外的景象,隻是他們選擇看隻想看到的,對天災視而不見聽而不聞。

柯慕青拍拍李瑾的肩膀,正要開口安慰李瑾這位皇親幾句話,卻見淩風忽然躍上牆頭,大聲道,“城中還有彆人!前方有煙!”

“去看看!”李瑾立刻道。

“楊一,帶五個人跟世子他們一起去看看。”柯慕青道,“小心一些。”

“謝謝大娘!”李瑾承了柯慕青的好意,等淩風跳下牆以後他就帶著人往有煙的方向趕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