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簽活契(2 / 2)

聽著楊雙雙喊著開飯了,柯慕青讓兩人把東西放下一塊過去吃飯。

“阿奶,表姑剛才給我們送了她家做的紅豆糕。”楊雙雙給柯慕青看著手裡的紅豆糕,“表姑說她家加了牛乳,可香了。”

楊雙雙口裡的這個表姑是楊裡正家老三的孩子,按照輩分楊雙雙是要喊對方表姑。

那邊的牛乳也是柯慕青喊楊繼業幾人送過去,這一路來,楊雙雙幾人每次過去玩,都沒有空著肚子回來過。

柯慕青這裡有什麼好東西,也不會落下往那邊送一份。

一來一往的,處得和自家人一樣親厚。

晚上這餐飯依舊很豐盛,有了杜婆子和杜娘子在倒是便宜了陳妮兒,畢竟洗碗原本是她一個人的活,現在倒是多了兩個人和她一起分擔。

“楊一,你們再去搭個小點的帳篷。”柯慕青道,“東西在第三輛牛車上。”

等楊一應了好拉著楊二和楊三走了,柯慕青就和正在洗碗的陳妮兒說,“從今晚開始,你和杜婆子杜娘子都住在小帳篷裡。”

柯慕青早就煩死了陳小娘每次進帳篷都要一副受了天大的委屈的模樣。

不就是讓她用腳走路而已,也沒斷她糧斷她水,做出那副樣子給誰看呢?

用腳走路對於這個時代的人來說不是一件最正常的事情嗎?

以前在村裡唯一的交通工具就是牛車,牛車還不是人人都舍得坐,一趟得兩三文錢呢。

在柯慕青來之前,原主掌家的時候,她陳妮兒坐過一次牛車嗎?

成親當年都是靠著她用腿從她娘家走到楊家的。

楊雙雙幾人現在已經習慣了陳妮兒越發矯揉造作的樣子,特彆是楊雙雙,以前她常挨打,她都不知道,原來她親娘還有這般扶風弱柳的時候。

人有了希望,精神氣兒明顯就不一樣了。

第二天早上醒來柯慕青發現杜婆子兩婆媳精神比昨日初見的時候好了不少。

柯慕青起得晚一些,杜娘子已經背著孩子幫馮瑛幾人打下手乾活了。

家裡吃飯的人多,多兩個人幫忙對於馮瑛來說確實會更輕鬆一些。

吃了飯,楊一幾人利索地把東西一收,大家就跟上了衙役的隊伍。

這一路能看到的逃荒的百姓越來越多,等到傍晚,看到緊閉的城門口,就連楊一幾人都不由得跟著歎氣了。

雖然已經猜到了會是這樣,可等真正看到,又是另一個心情。

殷堂騎著馬過來,“大姐,這縣城不大,若無縣衙的牌子,尋常百姓隻許出,不許進。”

“莪們問了出來的百姓,說是縣城都空了,連縣衙過幾日也要撤了,大家都往府城去了。”

“聽說府城有很多富戶在招長工,包吃住,每日給糧給水,百姓都拖家帶口往府城趕了。”

“府城距離這不遠,我們今日趕路,明天中午就能到府城,頭兒的意思是,今晚大家再堅持一下,明日早點到府城,大家就能早點進驛站休息。”

“行。”柯慕青應下。

為了讓犯人能繼續趕路,衙役給犯人發了水和糧,大家舉著火把繼續趕路,一直到近子時才停下找地方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