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是親自試吃過的同誌沒有不訂購的,價格也不貴,還是直接出廠價,連二手都沒經過呢。
一箱二十四包零售價四塊八,進貨價是三塊八,利潤雖然隻有一塊錢,但是名氣打出去之後,根本就不愁銷路,而且買方便麵的人都是直接一箱一箱買走的,一百箱都隻能賣一天啊。
於是,同誌們進貨的時候,基本上都是幾百件幾百件這樣拿的。一件裡麵有十箱,幾百件真的一點也不多。
而且,李友桂還投錢去打廣告上電視上報紙,又給進貨的同誌們支了不少妙招,根本不怕賣不出去。
相反,她還怕被人跟風了去,因為京市那邊現在還沒開始建廠,李友桂著急啊。
所以,在方便麵廠形勢一片大好,服裝廠紅紅火火的情況下,李友桂在放暑假一個月後,終於坐上了昂貴的飛機飛回了京市。
時間緊迫啊。
京市的方便麵廠辦廠已經迫在眉睫,她要把全國的市場份額都給占領了,不然以後她就虧大了。
好在,李友桂彆的沒有,錢,關係和合作夥伴早就到位了。
到京市的那天就休息了一天,第二天就去看廠址了,建廠的地方就在後世的三環的位置,不過這會兒還是農村呢。
李友桂當場就把廠址給拍板訂下來了,然後就是建廠房,機器和工人。
廠房的設計早就有羊城的樣板了,一點也不難,機器也有了,工人更不是問題了。
在她回京市十天之後,廠房基本上都差不多建好了,機器和熟練的工人也分彆從羊城過來了,最多一個星期這個方便麵也就能正式投入生產。
廠長和會計,生產主任等管理人員也不用李友桂操心,這邊京市的合作夥伴都完美的解決了這個問題,而且在建廠的時間,還把這些管理人員派去羊城那邊學習了一周呢。
不管是產品和經驗,人員等等都已經齊全了,還算是一條比較成熟和完善的商品,南方市場在這一個多月來已經漸漸打開,北方這邊就看京市這家方便麵廠了。
後續大動作不是沒有,而是現在的產量暫時還跟不上。不過李友桂早早就未雨綢繆了,羊城這邊剛剛開始生產方便麵的時候,就讓她的合作夥伴們去找鐵老大簽了在火車上售賣方便麵的合作協議了。
現在隻等產量上來了,就開始在火車上供應了。隻要上了火車,天南地北和各個角落都會知道方便麵的大名,名氣和銷量可以說都不用發愁了。
京市的服裝店生意依然很好,雖然李友桂不在,但是這麼多親人幫忙,工資提成和福利都數一數二的好,不管她在不在,店員們都不會讓生意變差的,不然她們上哪裡再找這麼好的工作和老板?!這年頭誰都不傻好嗎?
李友桂回京市後,陸奶奶連店裡的生意都不管了,天天跟著照顧她,現在李友桂都成了大家的團寵了,個個對她都好像對待瓷器似的。
在京市呆了半個月後,李友桂就飛回了羊城,不是她不想多住幾天,而是羅霆在羊城受不了沒有妻子的日子,天天都要給李友桂打電話,天天問她什麼時候回來,像個長不大的孩子一樣。
反正京市這邊的方便麵廠比羊城的方便麵廠還好弄,她可以撒手不管。不過,以後還是一個月過來過來一次比較好。:,,,